「財務自由」,是一個常常被理財書籍提到的名詞,但我認為這和投資也密不可分,而在前面幾篇文章的基礎下,現在是簡述財務自由的好時機。
財務自由的意思就是「被動收入」大於支出,而在資本社會上,代表資本產生的利潤,多於生活所需開銷。簡單來說,財務自由就是不用工作也能生活。我認為現階段的世界,財務自由只屬於少數人,畢竟資產所生的收入是別人的主動付出。例如,有人靠房租過活,而房租是許多人繳出來的;有人靠股利過活,而股利來自公司,公司的成長來自員工努力。大家都不工作,大家又要有飯吃,可能嗎? 我覺得未來有可能,但人類必須把這些勞動付出成本轉移到機器人身上,現階段還不實際。注定是少數人才配擁有的自由,卻成為暢銷書的標題,日復一日的吸引著讀者,我覺得這種現象很諷刺。不過,我想若能藉此檢視自己的財務規劃,以及思考投資方式,那這就是很好的起點。 另外,有時候我們走火入魔,會想著一夜暴富,從此財務自由,像是虛擬幣和傳銷圈就常常流傳著這樣的故事。不過既然你一路讀到這邊,我也不用多說什麼了。
我認為財務自由是漸進的過程,也就是越來越自由。隨著資本越來越大,被動收入便能逐漸接近或超越生活開銷。誠然,生活開銷的範圍很大,但它相對於資本的分配差異,幾乎可以當成固定值。假設我比較沒錢,我洗澡一次的用水比較少,如果隔壁大富豪的身價是我100倍,難道他洗澡用水會是100倍嗎? 或是假設對面的居民比較窮,他們一餐就吃一碗飯,如果我比他們有錢1000倍,我一餐會多吃1000碗嗎? 簡單來說,通常隨著資本增長,人們的開銷也會變多,但兩者的差異也會變大。當有一天到達臨界點,被動收入已經比開銷大的時候,就會出現「錢越花越多」的狀況,簡稱財務自由。
那麼,要多有錢,才會財務自由? 我的答案是「25年開銷」,或是每年開銷只佔總資本的4%。不過要解釋這個數字的由來,我需要提到「資產配置」和「蒙地卡羅模擬法」。有了這兩項概念,理解財務自由的細節會比較簡單。當然,如果真的不想看這些過程,各位也可以直接跳過這一段,有個概念即可。
想想看,我們在思考資產組合的收益和波動時,是用什麼模型? 我猜很多都是用CAPM(資本資產定價模型),也就是那個知名的、用「方差-平均」來畫效率前緣的模型。(好,我知道,這是很久以前的模型了,但我賭每個上過投資學的學生,都知道這東東,請先別踢館。) 但這邊有個問題,就是方差或標準差以及加權平均,都不考慮到先後順序,也就是一組數字的排列方式,並不對我們定義的風險和報酬產生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