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網友在Mobile01表示,舊公寓可以賭都更,土地持分也比較多;舊大樓都更賭不到,土地持分才一點點,公設又比舊公寓多很多,而且還有管理費要繳。會選擇去買舊大樓的人都在想什麼?買舊大樓是不是還不如去買舊公寓?
文章曝光後,大部分網友並不這麼認為,「不是每個人都願意住公寓畢竟沒有管理」、「舊社區也有舊社區的好處,小弟也是買了新北一個26年的舊社區,只要社區及屋況維持良好,管委會正常運作,公設比又低,這邊大約14~16%吧,隔壁棟距也有5米以上,我個人很滿意」、「但也要看管委會有沒有在認真管理,前不久不是才出一個新聞,有個人特別跑去台北市某個大樓一躍而下嗎」、「公寓很快就被踢出考慮範圍了,因為買東西收件不方便」。
事實上,以現在的房市趨勢來看,大樓不一定都比公寓貴,地段好的公寓行情遠超新大樓,但其實兩者最大的差異及直接影響民眾生活的就是「管委會」的存在。景文物業管理機構董事長郭紀子表示,有規模的管理制度,的確可以減輕不少生活麻煩,且好的管委會也會帶動社區評價與房價。
買大樓或公寓因人而異,每個人的條件訴求不盡相同
郭紀子說,一般人對於每個月都要繳管理費覺得很頭痛甚至覺得浪費錢,但「管委會」的職責其實相當重要。一、承擔社區共用部分管理、維護、修繕責任;二、解決共有資產保管使用等公共事務;三、方便社區進行例行性之消防設備檢修申報與公共安全申報,提升社區居住安全,避免因少數住戶的不配合影響全住戶公共區域安全維護;四、便於製訂規約及各項管理規章;五、可以第一時間公告政府的各項新興措施及福利補助。
房產專家胡偉良分析,舊公寓的價值和價格只會與時俱減,最後只剩土地的改建價值,若改建不成,那最後的命運可能就是成了廢墟;且地段、格局、安全性等諸多因素,缺一不可。
根據經驗,屋齡在40年以上時,房子因為老化而顯現的各種毛病就已經開始出現,其中最明顯的要算壁癌了,這時候修繕一下倒也還可以多撐個幾年。等到屋齡50年以上時,其實不只壁癌很難修復,房屋的結構性能也開始逐漸弱化,對於比較大的地震更是不堪一擊,居住其間的危險性也較大。
其實,買大樓或公寓因人而異,每個人的條件訴求不盡相同,大樓雖然扣除公設,實際使用坪數沒有公寓來的大,但像停車位、收發室、管委會、電梯……等,都是公寓享受不到的優點,所以如果是以自住為目地,還是以舒適度最重要。
文/戴鈺純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好房網,未經同意不得轉載
責任編輯/林哲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