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是我們老師把學生教到不會問問題了?問題就出在國小到國中的銜接…」
吳俊叡有一次到國小課堂上,發現孩子們不僅發言踴躍,也很積極提問,但是到了國中,學生卻開始失去好奇心、甚至放棄提問?他才發現,「原來是我們老師把學生教到不會問問題了,然後才來教怎麼提問問題。」
其實孩子從國小到國中,正在經歷一個很大的轉變,國中三年在青春期、讀書方式、人際關係、遇到挫折的處理方式…等,都需要事先準備,但很多家長並沒有去協助孩子適應,反而是開始會緊張,怕孩子功課跟不上,所以趕快把他們丟到補習班;老師也因為國中要教的東西太多了,來不及陪伴孩子,所以當孩子遇到挫折沒有被解決,離教室、離講台、離學校就會越來越遠,就會開始受挫。
吳俊叡曾經問學生最不喜歡父母什麼地方?有學生說:「我考90分,我爸不是稱讚我考90分,而是問我說為什麼會錯10分?」「我考第二名,我爸不是稱讚我很棒,而是問我為什麼考輸第一名?」也有學生說:「老師,為什麼我爸媽老是要拿我跟別人比?」
在這樣的情況下,孩子就會覺得如果自己功課不好,他就輸給別人了,恐懼感也越來越大,所以會越來越怕出錯,面對永遠都有標準答案的問題他也不敢回答,就會慢慢開始退縮。
因此學校要營造一個安全的環境,一個沒有標準答案的環境。吳俊叡認為,就算今天學生回答的不是標準答案,老師也要給予肯定、增強學生敢舉手回答的勇氣,漸漸的讓其他同學感受到就算答錯也可以得到老師的稱讚。
也有學生會透過Facebook傳訊息向吳俊叡分享他們遇到的問題,這些問題往往是他們在課堂上不敢發問的,但在網路上不僅感覺跟老師比較親近,也不用擔心自己是不是因為問了「笨問題」而被同學取笑。
善用學校資源、參與志願服務,讓多元表現更亮眼
談到該如何準備108課綱中的多元表現時,吳俊叡認為「多方嘗試」很重要,課業學業固然重要,但不再只是唯一;再來是善用學校資源,比如參加社團,而且要當到幹部,最好是社長,不僅會有證書可以加分,還能參加全國幹部訓練,見到其他學校的優秀學生,對開闊眼界很有幫助;最後是多擔任校園志願服務的志工,都可以有更多展現的舞台。
吳俊叡建議家長先放下過去只有考試的傳統觀念,多參與學校輔導處相關的宣講,了解現在的多元升學制度,了解孩子正在學習的東西,跟老師一樣用陪伴、用支持、用提醒及鼓勵的方式,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對他的重視。
最後吳俊叡也提到,老師跟家長都是孩子最重要的守護者,彼此就是夥伴,應該互相合作、互相信任,因此為了跟家長建立足夠的信任感,他把自己的手機號碼提供給所有的家長,讓他們隨時可以找到自己。吳俊叡相信,「家長找我一定是需要幫忙,如果老師很努力,家長也願意支持,孩子將會是最大的獲益者。」
(本篇文章由風傳媒與Snapask家教APP共同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