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僅僅比白雪公主晚了幾年出生的神力女超人,卻成為一個衝破束縛的女權代表。這可能恰好因為神力女超人生在了 "We Can Do It"時期。正值二戰,女性從家庭走向工廠生產,為戰場上的男人提供物資。
而且,在此之前的超人(1938)、蝙蝠俠(1939)、綠光戰警(1940)之類的硬漢漫畫大多充斥著暴力角色和情節,並且不少角色們都有疑似法西斯主義的刻畫。這引發了 1940 年代的反漫畫運動。
神力女超人的創作者 William Moulton Marston 於是肩負著平息反漫危機的重任,被 DC 漫畫出版社前身聘為顧問,創作了第一個女英雄的角色。用他原話說,神力女超人是一個「用來推廣未來應該統治世界的新女性形象的心理戰術」。
而《白雪公主》推出時正值美國經濟大蕭條,處在惶惑之中的美國人民正需要這樣一個童話慰藉。就連當時受歡迎的愛情喜劇類電影,都得為了迎合社會大眾通過娛樂暫時擺脫日常貧苦生活的心理,將主人公設定為中產階層或出身富豪家庭。
二戰結束之後推出的《灰姑娘》也可以說造得正及時。仙杜瑞拉公主再一次證明了公主牌戰後創傷安慰劑的效用。不久之後,大家沉浸在二戰後「豐裕社會」的繁榮景象中時,物質享樂帶來的保守主義思潮讓女性們又重新回歸家庭,承擔起「郊區家庭婦女角色」。自覺或不自覺地捲入二戰後出現於美國社會的「嬰兒潮」。
不過歷史似乎證明,這些完美但無聊的公主只對創傷時期下的觀眾有療愈作用。 1959 年推出的《睡美人》,跟之前拯救迪士尼於破產厄運的灰姑娘相比,反響算是非常一般。
這也讓迪士尼暫時打消了再創造一位公主的念頭。
迪士尼用上非白人公主,比起好萊塢將黑人提升到與白人同等地位,多花了 20 多年。
迪士尼公主們沉寂了整整 30 年。這段時間,正是西方女權主義第二波浪潮和黑人平權運動風起雲湧的時候。
直到 1989 年,復興時期的第一個公主,才重回公眾視野。
在復興時代,迪士尼的女性地位的感知和傳達都到了一個新的階段:女主角開始反抗父權與社會期待了。
這一點,從公主身邊的配角也能看出來。早期臉譜化的王子,不管是什麼形態,只要負責扮演一個臉好、多金、迷人的角色就好了。他們來去匆匆,戲份不多,被視作公主純潔美好的終極賞賜,幸福生活的來源。
這一時期,王子在電影中的戲份逐漸變多,單薄形象也開始變得豐滿。王子開始作為真實的人存在,而不只是一團高大帥氣的影子。《美女與野獸》(1991)中的野獸王子亞當應該是諸多王子形象中最有突破性的角色,這個受到詛咒的王子,還承擔著被女主拯救的戲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