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美國人的平均壽命每年不斷在縮短?專家道出「絕望死」關鍵原因,白人影響最大

2020-10-24 09:30

? 人氣

當貧富差距持續擴大,人們開始陷入負面情緒中。(示意圖/unsplash)

當貧富差距持續擴大,人們開始陷入負面情緒中。(示意圖/unsplash)

美國人還有他們的另一個特殊問題。因為持續接觸到有關「美國夢」的宣傳,美國人無論如何仍傾向相信雖然美國社會並不平等,但勤勉努力的人仍可以得到獎勵。在最近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詢問美國和幾個歐洲國家的人對社會流動的看法。他們被問的問題是:「如果五百個家庭按所得水準分為五組,每組一百個家庭,最窮那一組的孩子有多少個將一直留在最窮那一組?多少個將向上流動一組、兩組,甚至晉身最富有的那一組?」美國人對這個問題的看法比歐洲人樂觀。他們相信一百名底層兒童將有十二個人晉身最富有的那一組,只有三十二人留在最窮那一組。相較之下,法國人認為一百名底層兒童只有九個人可以晉身最富有的那一組,而有三十五人將留在最窮那一組。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美國人的樂觀看法脫離了當前的現實。除了社會底層生活水準普遍停滯,美國的代際流動也大幅降低。美國的社會流動如今顯著低於歐洲。在經合組織國家中,底層五分之一家庭的孩子最可能無法向上流動的正是美國(三三.一%),情況最好的是瑞典(二六.七%),而歐陸國家的平均值低於三○%。美國底層兒童晉身最富有五分之一人口的機率為七.八%,但歐洲的平均值接近十一%。

在美國,最可能堅持美國夢(也就是美國的社會流動程度相當高)此一過時觀念的地方,實際上是美國夢最不可能成真的地方。美國人也普遍相信努力會有回報(因此認為窮人必然對自身困境負有部分責任),而很可能正因如此,那些認為美國社會流動程度相當高的人,往往對政府處理窮人面臨的問題的所有努力持懷疑態度。

對社會流動過度樂觀的看法與現實發生衝突時,人們會有逃避(令人尷尬的)現實的強烈衝動。多數美國人的工資和所得停滯,目睹貧富差距不斷擴大(有錢人愈來愈有錢,而他們自己卻面臨財務困難),他們眼前有兩個選項:責怪自己未能把握他們認為社會曾提供的一些機會,或責怪某些人搶走了他們的工作。如此一來,他們不是陷入絕望,就是憤怒不已。

憂鬱 傷心 難過 痛苦(示意圖/buri@photoAC)https://photo-ac.com/tw/photo/1689459/%E7%B5%95%E6%9C%9B%E7%9A%84%E5%A5%B3%E4%BA%BA
美國夢碎了的下場是什麼?(示意圖/buri@photoAC)

無論以什麼標準衡量,近年來美國絕望的人愈來愈多,而且絕望變得相當致命。教育程度較低的中年白人的死亡率前所未有地向上攀升,美國人的預期壽命也有所縮短。二○一五、二○一六和二○一七年,全體美國人的預期壽命下跌。但這種可怕的趨勢僅限於美國白人,尤其是沒有大學學位的白人:白人以外的所有美國族群,死亡率都呈現下跌的趨勢。社會模式與美國相似的其他英語國家,也就是英國、澳洲、愛爾蘭和加拿大,也正經歷類似的變化,但速度慢得多。另一方面,在其他所有富裕國家,死亡率正在降低,而且低教育程度者的死亡率下跌速度快於高教育程度者(前者的死亡率起初比較高)。換句話說,在其他國家,大學或以上學歷者與其他人的死亡率逐漸趨同,但美國卻反向而行。凱思(Anne Case)和迪頓(Angus Deaton)的研究顯示,美國死亡率上升是因為美國中年白人男性和女性「絕望死」(例如死於酒精或藥物中毒、自殺、酒精性肝病、肝硬化)的案例穩定增加,加上對抗其他致死原因(包括心臟病)的進展放緩。當事人自報的身體與心理健康狀況也呈現類似形態。一九九○年代以來,低教育程度的中年白人聲稱自己健康不佳的可能性愈來愈高,他們也比以前更有可能抱怨各種疼痛和聲稱出現憂鬱症狀。

這很可能主要不是所得偏低(或貧富不均)本身造成的。畢竟在同一時期,美國黑人的經濟狀況完全沒有比較好,但他們並未受這種趨勢影響。西歐也並未出現死亡率上升的現象,即使經濟在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後陷入大衰退、當地人所得停滯仍是這樣。另一方面,蘇聯一九九一年解體之後,俄羅斯死亡率暴增,而且一如美國,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年輕人和中年人因血管疾病或暴力死亡(主要是自殺、他殺、意外中毒、交通意外)的情況大增。

凱思和迪頓還指出,雖然美國死亡率上升始於一九九○年代,但近年的情況可追溯至遠在此之前已經開始的一個趨勢。在一九七○年代末進入勞動市場的那一批人之後,進入勞動市場的每一批人在許多不同方面的情況都比前一批人差。在教育程度較低的美國白人當中,隨後每一批人在他們的每一個年齡階段,都比前人更可能出現社交困難、身體超重、精神困擾、憂鬱症狀,以及慢性疼痛。他們也更有可能自殺或死於藥物過量。這些困苦日積月累,最終導致死亡率上升。

低教育程度美國人的福祉受到這種損害,可能是許多緩慢發展的因素造成的。在一九七○年代末之後,這些美國人參與勞動市場的比例也呈現下跌的趨勢。至於那些有工作的人,他們的實質工資不會高於前人,有時甚至低一些,他們也比較不可能對某種工作或某家公司產生強烈的感情。他們結婚或有穩定感情關係的可能性也比較低。總而言之,美國沒受過大學教育的白人勞動階級在一九七○年代之後崩潰了,這很可能是這個國家經歷的特殊的不均等經濟成長造成的。

作者介紹|馬克‧貝尼奧夫 Marc Benioff、莫妮卡‧蘭利 Monica Langley

阿比吉特.班納吉 Abhijit Banerjee
 
麻省理工學院經濟學講座教授,著有《窮人的經濟學》(Poor Economics)。獲頒多種榮譽和獎項,包括二○一九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入選《外交政策》雜誌全球百大思想家名單,是聯合國祕書長「二○一五年後發展議程」(Post-2015 Development Agenda)小組成員。
 
艾絲特.杜芙若 Esther Duflo
 

麻省理工學院脫貧與發展經濟學講座教授,著有《窮人的經濟學》。於歐巴馬總統任內擔任全球發展委員會(Global Development Council)成員,獲頒許多學術榮譽和獎項,包括二○一九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克拉克獎章(John Bates Clark Medal),以及有「天才獎」之稱的麥克阿瑟獎(MacArthur Fellowship)。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春山出版《艱困時代的經濟學思考》(原標題:美國噩夢)
責任編輯/焦家卉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