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進月子中心,沒幫小孩餵母奶被認為超自私!心理師揭逼死女人的餵母乳文化

2020-12-10 12:15

? 人氣

最近在看一齣韓劇《產後調理院》,雖然才看三集,但感觸很深,很想跟大家分享。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劇情在描述一位社會女強人成了高齡產婦,歷經生死後的痛苦生產過程,以為住進月子中心就到了天堂,萬萬沒想到,那只是失去自我的起點。

產後調理院獨立的社會標準,讓曾經風光亮麗的女主角備感挫折。在那,學歷、財富、地位的高低不會令人特別稱羨或貶低,養育的子女數、餵母乳的時間長短、母乳的多寡才是媽媽們評斷一個人的標準。

看到新手媽媽的女主角一開始為了哺乳,遇到親餵姿勢不正確、產後奶量不足、因為哺乳睡眠嚴重缺乏、乳腺堵塞成了「石頭奶」等情境,彷彿看到了五年前自己,狼狽且窘迫。

(圖/取自tvNDrama)
(圖/取自tvNDrama)

不避諱的跟大家說,我的情形跟女主角一樣,剛好是哺乳較不易的扁平乳頭。因此寶寶會特別難吸到乳汁,也因為困難與飢餓,常常惹得剛出生的安安嚎啕大哭。新手媽媽的我不知所措,只能拼命地把小頭往懷裡塞,但終究只會讓安安哭得更激烈,我也更加挫折。

新生兒吸吮的力度是非常強勁地,相信初次哺乳的媽媽都難以忘懷第一次親餵的疼痛感。我也因為先天的乳頭形狀,容易使寶寶含乳姿勢不正確,造成乳頭磨損受傷,即便買了乳頭保護罩,仍時常強忍的劇痛,持續給安安吸吮「草莓人奶」。那時候的我,流著血忍著痛也希望給予孩子最好的。

無論是政府、醫院、月子中心都提倡母乳是最好的,對寶寶的吸收與發展受益良多。因此,每個媽媽大都會走上哺乳的路,差別在於時間的長短而已。逐漸地,社會形成一種風氣,就像《產後調理院》一樣,因為應該給孩子最好的,餵母乳變成母愛的標準,不餵母乳成了較自私的媽媽。

即便有特殊原因無法哺乳,媽媽心裡也會產生罪疚感,自責沒給到孩子最好的,設想孩子以後容易產生消化不順、過敏、免疫力低等現象,無形中貼上了「失職母親」的標籤,是社會貼上的,也是自己貼上的。

沒錯!母乳的營養價值對寶寶是最好的,但就因為對寶寶最好就理當餵母乳嗎?

剛生產完的媽媽,正面臨身心巨大地轉變,陌生的一切使得每一天都很漫長。人人提倡餵母乳,反而給了許多新手媽媽焦慮與負擔,餵母乳成了一種壓力,媽媽拼命喝湯湯水水、三小時擠一次奶、擔心奶量衝不上去、孩子母奶吃不夠…種種考驗都容易讓產後媽媽陷入挫折與憂愁。

曾經的我,迫切地想當個自以為的好媽媽,但怎樣努力奶量就是不足以供給孩子。我焦慮地哭著說:「怎麼辦?我的奶不夠安安吃,怎麼辦?」在場的娘家媽媽、哥哥與台勞老公,傻眼的互看,沒想到餵母乳這件事會讓我壓力大到崩潰。大家頻頻說:「沒關係啊!餵奶粉就好啦!不需要給自己那麼大壓力!」

人,終究是需要接受幫助的,我的母乳之路走了六個月而止步。「快樂的養育孩子,孩子會因媽媽的愉悅而感到安穩;焦慮的養育孩子,孩子會因媽媽的擔憂而感到不安。」是我慢慢才懂得道理。

也許,現在社會風氣不像《產後調理院》那麼誇張,也或許是我當時產後狀態很不好,因此特別敏感。

但我想跟我一樣為了母乳焦慮的媽媽們說:

「妳真的辛苦了,放過自己吧!太累了就餵奶粉,沒關係的,妳已經盡力了!沒有人可以對妳指指點點,妳也不必愧疚與自責。」

媽媽對孩子的愛不會隨著母乳的停止而消逝。媽媽的愛,是永遠!

文/盧新之(諮商心理師)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愛心理(原標題:媽媽們的心聲:母乳≠母愛,別用你的道德標準綁架我!)

責任編輯/連珮妤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