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體社會變遷下之國民素養

2020-12-21 15:09

? 人氣

圖片來源:pexels.com

圖片來源:pexels.com

當今傳播科技不斷演化新媒體的傳輸型態、內容格式與產業生態,對人際互動與社會化之形成亦有重大的影響。如何面對網路資訊社會並提出因應之治理政策,化新媒體之風險為社會發展之機會,已成為當今社會最重要的課題之一。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另一方面,為因應新媒體科技發展對社會所產生的實質影響與變遷,如資訊自由流通、平台責任歸屬、結構性失業、社會階級調整、數位機會平等、資訊超載、資訊隱私侵犯、數位盜版與資訊安全等數位國家創新經濟轉型的議題,除了政府的規劃,產業的投入外,更需要現代國民在相關素養能力方面積極地培養與提升。

當各國在討論智慧國家、數位經濟的產業發展時,對於所面對網路時代資訊安全、虛假訊息的危害,相關基本對策,均不約而同地回到媒體視聽眾之媒體識讀、網路化社會個人應有之資訊素養,及政府因應數位包容對數位落差或普及化問題應採行之政策來做探討。簡而言之,即認為國家要轉型成功,需要人民能力跟上。此包括政策規劃之公務人員、參與數位基礎建設之勞動人力、及身為數位民主結構下之一般國民。國民素養之提升,不但是人民之權利,亦是義務。在權利方面,國民應有平等之機會獲取一般資訊與接取智能,並據此了解來自政府或企業集團所引領之未來數位世界圖像,對自身之隱私、自由與生活做抉擇,且有能力積極參與數位民主並對話。在義務方面,此亦如同基本國民教育,不論是數位原住民或數位移民均不能逃避,如有不足,政府亦應以普及政策加以填補。

媒體識讀在培養我們取得訊息控制權的能力,擁有更好的媒體識讀可讓人們具有更清晰的視野或觀點,釐清自己的真實世界與媒體所建構的世界之邊界。數位素養在有效發現自己的資訊需要、尋找資訊、判斷和呈現資訊,以及使用資訊的能力。在各國積極強化數位社會資源投入的同時,由於現實社會的實質情境中,存在居住環境、教育程度、年齡層級、社經條件,乃至族群差異等諸多客觀條件的限制,故潛存著資訊落差與數位偏移的狀態,相關政策亦必須加以面對。

首先,在媒體素養之養成方面,重點在培養具廣泛及深度視野的媒體素養者,其對個人、社會或國家均有一定之功能,使之能開拓更廣泛的媒介訊息、當媒體主人,取回媒體訊息控制權、思辨媒體化訊息蘊含之假象、省思媒體民主與電子公共領域之互動關係、並具體落實傳播基本人權。相關提升之策略,則應從教育體系之啟蒙做起,並邀請媒體產業參與,及協調政府相關部會進行推動,最後透過社會團體加以倡導;更進一步可組成媒體素養專責委員會來統籌跨部會之溝通與合作事宜,或設立第三方媒體素養專責推動基金會或推廣中心,以強化公私協力合作機制。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