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導情緒宣洩,你要罵得比你朋友更狠
既然朋友所做的蠢事就是爭口氣,那麼接下來我們就得幫助朋友出這口氣。但是出這口氣不是讓我們跟著他出去打架,而是發洩情緒。
很多教科書都告訴我們如何發洩情緒,比如要學會聆聽。聆聽當然是需要的,但是不能只是聽,因為氣頭上的人最討厭的是得不到回應,最希望的是有人跟他同仇敵愾。這個時候,需要的是有人跟他一起罵,最好比他還生氣、比他還具體、比他還刻薄。
這可不只是女生的專利,男生也一樣。很多江湖大哥遇到朋友來訴苦,第一句話肯定是:「敢欺負我兄弟,不想活了!」最後人家還不是活得好好的?關鍵是這個氣勢讓朋友覺得很舒服。
事實上,當你罵得比你朋友更狠的時候,他才可能會冷靜下來—
「他居然敢這麼對你,真是太過分了!」
「就是啊!」
「簡直是豬狗不如!」
「啊⋯⋯那倒好像也不至於⋯⋯」
與其一味阻攔,不如把計畫落到實處
可能有人會說,這樣幫朋友出氣很危險啊,萬一發洩得激動了、興奮了,真去幹蠢事了呢?現在你還要教他「把計畫落到實處」,這不是教唆犯罪嗎?當然不是。
絕大多數的傻事都是一時衝動幹出來的,而要避免一時衝動,幫著他煞有介事地「精心策畫」,其實是最好的辦法。比如,打架都是頭腦一熱,可是你真要仔細想些實際的問題,諸如:在哪兒打?帶幾個人?怎麼約出來?對方會帶幾個人?打完之後醫藥費誰出?對方報警怎麼辦?日後報復怎麼辦?留下案底怎麼辦?過火出事怎麼辦?這些問題認真想一輪,我們的腦子也就冷靜下來了。
這就像是看動作片,裡面打得熱鬧,看電影的人也覺得很爽,可回頭仔細一想:歹徒哪來那麼多槍?憑什麼主角總是不受傷?怎麼會挨了打好得那麼快?當我們把細節落到實處,其實是一件很洩氣的事。再衝動的人,只要事先腦子裡過一遍,也就不那麼容易做蠢事了。
|使用注意|
朋友想幹蠢事,攔一下是我們的義務。有人可能會問,如果這三步都做了,朋友還是要幹蠢事呢?說真的,朋友之間都是獨立的個人,勸誡也是有限度的,不管多好的關係,都不要被別人的蠢事綁定。如果對方還是不依不饒,指著我們問「是不是朋友」,那我們完全可以說:「對不起,我永遠都拿你當朋友,但是你非要強人所難、陷我於不義,那就是沒拿我當朋友了。」
說到這一步,也許有點沉重,但是我們是要好好說話,不是要做好好先生,任何技巧都是為原則服務的。
常用句型
●這到底是怎麼了?是誰得罪了我家哥哥(姐姐、妹妹)?
先詢問事情經過,讓朋友在傾訴中冷靜下來;表達同仇敵愾的姿態,消除他的抗拒情緒。
●!#¥%⋯⋯&*
幫助發洩情緒嘛,當然是怎麼狠怎麼來。這裡各地方言特色不一,就不具體舉例了。
●去啊,當然要去!來來來,我們好好商量一下⋯⋯
順水推舟,將計就計,讓朋友在「計畫」的籌備過程中,從莽撞的狀態裡清醒過來。
出品者|馬東
米未傳媒CEO,以花式廣告吸金無數。正經了得、耍得了賤、賣得了萌,用說話來擺平金主,也用語言為智慧和性情服務。生於黑龍江省哈爾濱,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前愛奇藝首席內容官,著名主持人、製作人,中國相聲小品界藝術大師馬季之子。
2016年與「華語圈最會說話」的明星辯手們一同打造的付費音頻課程《好好說話》,教給用戶一整套應付生活場景需求的話術。於中國音訊分享平臺喜馬拉雅FM上線首日銷售額即超過2.5萬套,破500萬人民幣,第一季專輯播放量逾4800萬次。第二季《好好說話‧康永來了》亦已於2017年6月上線。
本文經授權節錄自究竟出版社《好好說話》(原標題:朋友硬要做蠢事,怎麼勸)
責任編輯/林安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