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50年前美援時期,台灣人拿來當內褲的麵粉袋全印著「22公斤」?原來還有這玄機!

2017-09-27 10:31

? 人氣

麵粉袋,是收藏界的基本款,老少皆愛,長者發思古幽情,年輕人復刻當書包;歷史要講講不完,它象徵台灣人米食習慣改變的起點,也是某家3C財團發跡的第一步。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從麵粉袋改製、印著「中美合作」國旗的內衣內褲,現在已經絕版,它的材質純天然,是百分百的「純白、純愛、純棉」美國棉,老一輩才穿過,他們叫它「卡動」(台式日語,指コットン棉花),通風乾爽,沒有悶精問題,重要部位印有「淨重22公斤」,但為何是22公斤?當然有玄機!

麵粉袋在美國,規格一律是50磅,來台就是22公斤,凡大宗物資的規格都是統一的,家裡做米糧行的就知道。

麵粉袋首次出現,是二戰後的1951-1965美援年代。當時美國為了圍堵共產勢力擴張,同時解決自身糧食過剩的問題,策劃了「480法案」,幫助第三世界解決飢荒,到處半買半送物資,以免被赤化,當中也包括台灣。

(圖/玉山社出版社提供)
(圖/玉山社提供)

為何沒有米袋內褲

美援物資來到台灣,發放系統主要是「耶穌廟」(教會)、眷村,內容包括脫脂奶粉、麵粉、食用油等,有時政府進行造橋鋪路等工程,召集村民打工,薪水可能就是3袋麵粉、2瓶油。窮到連棉被都可以當的百姓們,麵粉吃完了,難得有一塊純棉的麵粉袋布料,惜物愛物,就改成內衣褲繼續穿。

(圖/玉山社出版社提供)
(圖/玉山社提供)

不過,既然有麵粉袋內褲,為何沒聽過米袋內褲?因為米袋、甘蔗袋都是麻布做的,早期還有苧麻產業,黃黃粗粗的,若移作他途,頂多用來蓋布袋。

再貧困的年代也有發財契機。台灣氣候不適合小麥,收成少,戰後各地麵粉廠營運困窘,好不容易有錢買機器,卻苦無原料。有位商人腦筋動得快,向國民黨政府建議,與其買麵粉,不如單純進口小麥,一舉多得:首先,小麥磨成麵粉會有麩皮,有利畜牧業;其次,同等金額進口麵粉,買小麥來台,自磨的麵粉量更多;而且,麵粉在台灣磨,比較新鮮!

這個聰明的商人就是苗育秀,據說他只花了5分鐘,就讓主事的中信局局長尹仲容拍板定案。從此,麵粉工業有了原物料,山姆大叔的小麥進來,各麵粉廠競相搶標,出產的麵粉袋上必須印有「中美合作」圖樣。苗育秀的聯華食品,隨著歲月擴張,如今是聯華神通集團。

美援麵粉還促成了1964年台灣最早的營養午餐,從偏鄉開始試辦,提供麵粉蒸的蛋糕當點心配牛奶飲品,午餐有時是麵粉加保加麥(長壽麥)做的饅頭,配上脫脂奶粉、蔬菜、牛油熬煮的湯,學童們都說很新奇,雖然味道怪怪的。

台灣人的飲食習慣就是從那時開始西化,主食不再只有米飯、粄條,習慣吃麵、吃麵包,成了美國小麥的消費者。

生活在島嶼,需知島嶼事:島讀x玉山社的《島上生活》系列第三講

課本之外的歷史,
總有些事和想像的不一樣。
被保存下來的物件是鑰匙,
開啟被封存的時光藏寶箱。

講者:林于昉 x 黃震南
時間:10/18(三)19:00-21:00
地點:閱樂書店──台灣台北市信義區光復南路133號(松菸文創區內生態池旁綠色小木屋)
活動頁面:老文物的台灣史:【島讀x玉山社】(島上生活系列之3)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玉山社《台灣時光機》(原標題:傳說中的大內褲)
責任編輯/鐘敏瑜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