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1949年大陸變色以來,中國人湧入香港與台灣,大陸淪為「鐵幕」,封鎖了對外聯繫。逐漸地香港成為東方之珠,工商發達、貨貿豐沛。其中有一項傲人的成就便是電影工業。1959年,香港電懋影業拍了首部彩色寬銀幕電影「空中小姐」,由易文導演,葛蘭為女主角。本片描述空服人員的工作與愛情,又穿插動聽歌曲數首,並至幾個亞洲城市出外景,是一部票房甚佳的娛樂電影。
葛蘭學過聲樂,歌聲有專業水準,在眾女星中顯得獨特,數年前她才在香港歡慶八十大壽。片中的她飾演美麗大方的空姐,每飛到一處便適時地唱出與該地相關的歌曲,如在曼谷唱〈廟院鐘聲〉,在新加坡唱〈我愛卡力蘇(一種舞步) 〉,另有〈我要飛上青天〉等皆極優美動聽。
那麼這位空姐飛到台灣唱什麼歌呢?她唱〈台灣小調〉。
這首歌是把台灣歌曲〈南都之夜〉填上國語歌詞,它的台語原詞是:
「我愛我的妹妹啊,害阮空悲哀。彼當時在公園內,怎樣呀你敢知?
看著月色漸漸光,有話想要問。請妹妹你想看覓,干苦你甘知?」
歌詞甚為俗套,旋律倒很動聽。據說這是由日本歌〈リンゴの唄〉(蘋果之歌)改編而來,正確與否待考。
葛蘭唱的〈台灣小調〉,網路資料寫著易文 (「空中小姐」導演) 作詞,姚敏(當代香港名作曲家)作曲,這當然不對。因為它的原作曲人不是台灣人就是日本人,不應胡縐成姚敏啊。
再看看易文重填的歌詞,難免是迎合當時的政治氣氛:
「我愛台灣同胞呀,唱個台灣調;海岸線長山又高,處處港口都險要。
四通八達有公路,南北是鐵道;太平洋上最前哨,台灣稱寶島。……鳳梨西瓜和香蕉,特產數不少;不管長住和初到,同聲齊誇耀。……」
當時的台港地區沒有統獨、沒有藍綠,只有「反共」與「不反共」。因此流行歌曲會出現對台灣歌功頌德的語句不足為奇。另有一首〈台灣好〉(羅家倫作詞,佚名作曲,數年前在電影「雞排英雄」中出現過)才是政治味十足呢。
為什麼香港人填歌詞要刻意向台灣,不,向中華民國政權示好呢?第一當然是他們也反共,第二是為了電影票房著想。試想,粵語片已沒落,香港影人拍的國語電影,台灣是最大「票倉」,得罪不得啊。
這一切,讓我們為李雙澤作曲的〈美麗島〉叫屈。它的歌詞如下:
我們搖籃的美麗島,是母親溫暖的懷抱。
驕傲的祖先們正視著,正視著我們的腳步。(中略)
我們這裏有勇敢的人民,篳路藍縷,以啟山林
我們這裏有無窮的生命,
水牛、稻米、香蕉、玉蘭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