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的研究發現,優質葡萄酒有獨特的「化學指紋」,可以藉由分析其化學成份,檢驗葡萄酒的來源與品質。
《BBC》報導,儘管受到葡萄酒評論家的冷嘲熱諷,研究員仍然堅持「化學指紋」的存在。研究員利用「氣相色譜法」分析來自加州、阿根廷的馬爾貝克(葡萄品種)葡萄酒,發現阿根廷馬爾貝克葡萄酒的甜度、酒精濃度都較高,相較之下,來自加州的則較苦、但柑橘風味較濃厚。
研究人員推測,這是由於阿根廷的葡萄園,海拔高度較加州高的緣故。而土壤的種類與濕度、晝夜溫差也是造成這種差異的因素。
也許人們認為可以藉由感官來判斷葡萄酒的產地、年份,但海曼博士(Dr Heymann)表示,當人們品嘗葡萄酒時,在不同的成份相互混合下,便會混淆大腦。相較之下,用化學方法來判定葡萄酒的程分與來源顯得可靠得多。
但也因為這樣,雖然「化學指紋」在判定葡萄酒的產地、成分上可以幫上大忙,在判定葡萄酒的美味程度上卻愛莫能助。
「化學指紋」的發現,可望解決許多潛在已久的問題。包括提供客觀的分析,幫助消費者略過定義模糊的術語,也可保存釀酒師的智慧結晶。更重要的是,防止詐欺案件出現在葡萄酒拍賣會上。
8月初,魯迪(Rudy Kurniawan)因為販賣在自家廚房偽造的年份酒,而被判處10年徒刑。偽造葡萄酒,讓魯迪獲利近2000萬美元,也讓專家開始思考,偽造一瓶窖藏50年的葡萄酒也許比想像中容易。
Dr Fulvio Mattivi認為,改寫葡萄酒瓶上標籤的時候來臨了,「忘了年份吧!(葡萄酒的風味)不是『幾年製造』這麼簡單,化學年份(chemical age)會讓你了解何謂一瓶美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