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加強自己判斷魚種的能力,雖然能減少自己受騙的機會,但根源還是必須從清楚的魚種標示做起!台灣永續鱻漁協會理事長白尚儒表示,在地漁會才了解當地漁獲,熟知當地漁獲的俗名,建議漁會應該負起責任,將之統整後確實地教育魚販正確的中文學名,才可以解決像土魠魚一樣俗名滿天飛的問題。
除了教育正確的中文學名外,黃紋綺提到「在包裝上清楚標明中文名與俗名也很重要」,才能夠讓消費者真正清楚自己買的魚到底是什麼,以洄遊吧的洄遊現撈商品標示為例,除了有中文名外,下方更有標示魚的俗稱,甚至加上漁場與建議料理方式,讓消費者購買上更方便又有保障。
「當台灣人如果都知道自己吃的魚,了解其實在不同地區有不同的不同的名字後,就不會有些現象發生了。」行政院農委會漁業署副署長林國平說,因此他也認為,除了標示外,最後還是需要回歸到國人食魚教育的問題上,因此林國平也表示,漁業署從2016年起也已經展開食魚教育的推廣,「農委會相當重視,希望可以盡快立法(食農教育法)成功,從小朋友就開始教,那麼他們的下一代就不會發生不懂吃魚的狀況,也才能世代沿襲。」
文/李依文、張柏晨
本文/圖經授權轉載自食力foodNext(原標題:你知道你吃的土魠魚羹是什麼魚嗎?土魠是俗名不是學名,不同魚種價差可高達3倍!)
責任編輯/陳怡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