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一杯珍奶去冰半糖」台灣點飲料方式讓韓國人超驚喜!珍奶更因此制霸韓國…

2017-11-03 11:05

? 人氣

除了韓國街上與超市充滿臺灣奶茶,韓國人來到臺灣旅行,愛喝當地價廉且道地的珍珠奶茶,來到超市買紀念品,買的也是「三點一刻」的奶茶包。可以說,臺灣的奶茶正在全面進占韓國。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但為什麼韓國人特別熱愛臺灣「奶茶」?韓國市場引進的為何不是臺灣的綠茶、紅茶,或者是蘆筍汁、保力達蠻牛,而是「奶茶」呢?是這兩間公司行銷手段好?肯請大明星做廣告?還是肯砸大錢打入韓國市場?

同樣地,我們當然可以分析這些飲料品牌的行銷手法、包裝特色與售價策略等,但這並非是根源性的觀看—所有的問題必須要回到人身上。萬一韓國社會內的韓國「人」,本身不接受這樣的產品,臺灣奶茶也不可能在這短短幾年打入韓國市場且廣受歡迎,甚至連來到臺灣旅行的韓國人,也對「奶茶」心有獨鍾。

我認為韓國間差社會內「零食」(간식)的特色,相較於臺灣,乃於熱量高、分量少,如2014年12月19日韓國《朝鮮日報》,報導上市僅110天,每天銷售近七萬八千包、銷售額突破103億韓圜(約臺幣3億元)的「蜂蜜奶油洋芋片」(허니버터칩)熱銷為例,又或者韓國也屢見以濃厚奶油口味為主體的麵包與鬆餅等,這些都一再顯示,韓國人白天工作是多麼需要這些高熱量的零食「充電」,來補充體力。

韓語中「充電」(충전)一詞與中文語脈不同,韓語「充電」意指「休息過後的感受」,異於臺灣人「學習」、「進修」等用法。

飲料也是一樣,不論是韓國超市所賣的瓶裝可樂、運動飲料,或咖啡等,分量都比臺灣少上近一半,為得就是讓人熱量補充得剛好,避免吃飽喝足後,一到下午上班或上課時刻,就打起瞌睡。

以在韓國上市的阿薩姆奶茶為例,小小一瓶300毫升內的含糖量等同於十一塊5公克小方糖,也就是喝一瓶阿薩姆奶茶,得慢跑約37分鐘、走路約55分鐘才能消耗殆盡;而700毫升的珍珠奶茶,熱量就超過900大卡,約3.3碗白飯熱量,慢跑約要兩小時,走路則需要三小時以上,才能消耗完一杯珍奶的熱量,韓國人花了一頓正餐的價格喝一杯珍珠奶茶,可沒有時間打嗝,想的是趕緊補充完體力,再投入到這「八里八里」的社會工作。

換句話說,臺灣奶茶能打入韓國市場絕非偶然;它之所以成為韓國社會的最愛,在於與韓國人的意識相呼應。你說,韓國當地興起的臺灣珍珠奶茶,對韓國人是幸還是不幸呢?

作者簡介| 陳慶德 

作家、韓國社會文化專家。旅居韓國十年,韓國國立首爾大學西洋哲學組博士候選人。博士階段,透過現象學方法,分析語言學習經驗與文化觀察,著有《首爾大學博士生的韓語文法筆記本》(聯經)與《他人的目光—韓國人的「被害」意識》(唐山)等書。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月熊出版《再寫韓國:臺灣青年的第一手觀察》
責任編輯/陳憶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