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成了犯罪的藍本
有些連環殺手的真實事件被改編成了電影,也有人看完犯罪電影去當了殺手。那些類似不死殺陣或午夜驚魂的電影當然看得過癮,大部分人看完最多也就是感嘆幾句人生。然而,有人真的就無法自拔,甚至沈迷到殺手角色之中,模仿他們行兇,或者本來就有殺人傾向的反社會分子,從電影中得到靈感,然後就真的幹了起來。
下面我們挑了這 8 部成為犯罪藍本的電影,上映之後都發生了類似殺人手法的真實案件,真的是戲如人生啊!
1. 閃靈殺手(1994)
電影亮點:電影主線本就是暴力與成名,從現實中來,又到了現實中去。
模仿事件:美國科倫拜校園槍殺案,兩兇手屠殺 13 名學生和一個老師。
一名 14 歲男孩砍掉了一個 13 歲女孩的頭顱,說自己只是為了像天生殺人狂一樣出名。而歷史上最著名的要數 1999 年的科倫拜校園槍殺案,兇手 Eric Harris 和 Dylan Klebold 殺完了 13 個人之後自殺身亡,在日記中寫到他們已變成了 NBK(閃靈殺手的縮寫)。
1999 年科倫拜校園事件,槍殺 13 人,並造成 24 人受傷,兩人接著自殺身亡。這起事件是在弗吉尼亞理工大學槍擊案發生前,美國歷史上最血腥的校園槍擊案。
這部電影由始至終都爭議不斷,故事原型就叫人心寒,1950 年代,一對少年殺人犯 Charles Starkweather 和 Caril Fugate 穿越了美國兩個州,在兩個月的公路之旅中殺害了 11 個人。昆汀將這個案件改編成劇本,加上奧利弗史東的導演,控訴美國無趣的大眾文化,不是人人都能接受的,接受了又不幹壞事的都是好騷年。
2. 蝴蝶春夢(1965)
電影亮點:導演中的導演出手,是《精神病患者》和《沉默的羔羊》的結合體。
模仿事件:受故事劇情驅使,綁架謀殺了 11 個人。
這部電影根據John Fowles的《收藏家》(The Collector)改編,故事講一位患有亞斯伯格症候群的蝴蝶收藏家克雷格中了彩票反而更加孤僻,繼而綁架了心儀已久的女性米蘭達,並將她囚禁在別墅地下室。
到了 80 年代,美國加州連環殺手Chat Ng和萊納德·雷克就效仿了這個故事,虐待和謀殺了 11 人,其中一次謀殺案還命名為 「米蘭達行動」。後來萊納德自殺身亡,而Chat Ng,因 19 項謀殺罪被判死刑。
Chat Ng是香港富商之子,雖然小時候家教非常嚴厲,但依然沒有管住他的壞行為。十幾歲在英國寄宿學校讀書時,就曾因入室行竊被逮捕。從加州大學退學後,開始了他漫長的犯罪狂歡。出來混的遲早要還,最終還是難逃一死。我覺得這孩子走上這條路,父母肯定也有責任,在這種壓迫式的管教下,一個有個性的騷年肯定會反抗,當壓力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大爆發。所以,不應該用打壓式教育,應該引導,管理一個城市也是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