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的確是騙婚。重要的是被騙了什麼。這位女性不是被老公騙婚,是被自己騙婚。年輕人很愛問我的問題之一就是:「和什麼樣的人交往(我)會幸福?」我每每以反問替代回答:「你是怎樣的人?」,還有「你喜歡什麼樣的人?」縱使天底下有無窮無盡的寶物,但按個人的興趣、偏好和關心範圍,對你而言,那樣東西有可能是寶物,也有可能是垃圾。重要的不是東西的好壞,是「我」能接受什麼,不能接受什麼。
這位太太問了「我們戀愛的時候,我到底喜歡他哪一點才結婚的」,對吧?人們找結婚對象的標準有幾項。普通人可能會看外貌和職業,女性則認為「愛不愛我」很重要。這位太太很可能在「愛不愛我」的部分,感受到性格南轅北轍的老公的魅力。
這位太太是內向型/直覺型/思考型/判斷型,而先生是外向型/深思熟慮型/包容型。內向型人格容易喜歡上外向型人格,被他們的優點吸引。可是,內向型人格非常注重秩序,擅長辨識該說的話、不該說的話和說話的場合,會慎重表達自己的心情,討厭淺薄無用的想法,與輕浮膚淺的言行舉止。而這一類人不會向外表露出自己的想法,內心深處有個框架來衡量事情,慣於不動聲色地評價他人的言行,認為不顯露自己觀點是一種美德。
從休閒活動看來,性格內向的人喜歡高雅的興趣,而性格外向的人喜歡動態活動。這裡會有的盲點是,婚前約會時,會為了獲得約會對象的關注與愛,會對對方有興趣的事物假裝有興趣,選擇掩飾自己喜愛的事物。正因如此,婚後才覺得受騙上當。其實很多時候,是因為本人對對方的喜好根本不感興趣。
戀愛時,雙方不過是假裝有共同興趣罷了
我想問這位太太,什麼時候知道老公對自己的喜好不感興趣的?而太太有關心過老公的喜好是什麼嗎?兩位興趣不同的時候,得努力挖掘共同的興趣。儘管交往的時候想都沒想過,但結婚會讓人自然而然地發現本人對婚姻的基本認知是什麼?或者浪漫是什麼?又或者其他重要的欲望是什麼?透過婚姻,這位太太發現自己渴望被滿足的重要欲望是什麼了嗎?
在此,我要追問一個本質性的問題:人為什麼結婚?交往的情侶時時刻刻都想黏在一起,因為在一起很有趣,想甜蜜長久分享那份樂趣與日常生活,所以步入禮堂。這位太太想跟老公像老朋友一樣生活,什麼是老朋友?老朋友就是多年相處的無話不談、吃喝玩樂的朋友,對吧?如果這對夫妻想像老朋友一樣生活,該怎麼做才好?
我想問這位太太婚後四年,你們還有繼續約會嗎?我想這時候,有孩子的人一定會反問「幹嘛約會?」按這位女性的標準,她認為自己比老公更有知識和文化素養,在這裡我想打個比喻:全校第一名和全校最後一名能當朋友嗎?兩人要怎麼做才能成為好朋友?人和人之間要想親近,必須一起從事活動,讓相處的時間變多。還有,最重要的是,要分享情感。要一起玩什麼才有趣?女人們喜歡聚在一起聊天,男人們喜歡戶外活動。當男女分享自己的感情和需求,感情自然會拉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