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換季就咳嗽,小心久咳不止變肺病!中醫師:做好3動作,提升肺部保護力

2021-05-05 16:42

? 人氣

換季和肺炎疫情同時來,民眾應作好預防措施,維持正常作息提升肺部保護力。(圖/取自Pexels)

換季和肺炎疫情同時來,民眾應作好預防措施,維持正常作息提升肺部保護力。(圖/取自Pexels)

肺病寒熱不同 出現熱象應注意補水

新冠肺炎大流行仍未止息,肺病議題成為國人關注重點。新光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黃奎祐表示,肺病常見原因之一是「外感寒熱」,繼而出現氣虛、陰虛。當外感風寒包覆在體表,陽氣受到抑制,身體易感覺寒冷且無法排汗。這類病人常常有咳嗽、發熱、鼻塞、鼻涕清澈、無法流汗的狀況。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另一種情形則屬於「風熱犯肺」,受到肺熱影響導致陰液不足,身體出現「熱象」症狀,例如咽喉腫痛、咳出黃痰、黏痰、鼻涕偏黃、口渴、發燒,這時就需要注意水份補充,例如西醫採取的打點滴,也是為達到補注水份的作用。

(圖/今健康提供)
(圖/今健康提供)

久咳好傷肺氣 肺陰不足會潮紅盜汗

黃奎祐中醫師說明,無論是風寒或風熱,一旦症狀持續或本身是體虛、年長族群,由於久咳好傷肺氣,肺部功能相對薄弱,多會呈現出咳嗽、氣喘無力、疲倦、聲音細微、容易感冒、面色黃白,天氣轉變時更容易感冒或不舒服。

若是肺部熱象持續灼燒,滋陰不足,長期下來導致肺陰不足,容易引發虛熱症狀,這時少見高燒而是以低熱為主,會有煩熱、潮紅、盜汗、痰中帶血、聲音嘶啞、咳出來的痰變得乾燥,甚至難以咳出。中醫師指出,每個人體質不同,年長者、體質偏虛者更容易出現氣虛、陰虛症狀。

新冠肺炎屬疫癘 中醫依疾病期別下手

肺炎是新冠病毒最致命的感染症,其實染病後全身都可能受影響。黃奎祐中醫師解釋,新冠肺炎分類上屬於外在環境的「疫毒」,除了肺部也可能會影響脾胃,發生溼毒「疫癘」的感染現象,中醫治療方式也會因疾病進展狀態而有不同。

疾病初發作時,會使用板藍根、魚腥草、黃芩、柴胡、半夏、茯苓、藿香等具有清熱解毒、化溼化痰的用藥。

疾病恢復期時,病人可能有氣虛、陰虛,身體疲憊等現象,則用玉竹、沙蔘、麥門冬,石胡、生地,著重在肺部與胃部養陰潤燥。

進入預防期後,則以扶正固本的藥材為主,如白朮、防風、陳皮、黃耆、黨蔘,利用這些藥材來健運脾胃,並且幫助提升免疫,避免染病後的嚴重發展。

黃奎祐中醫師提醒,新冠病毒影響不限於肺部,也可能波及脾胃,產生拉肚子等症狀。這時就會使用不同的藥物增減,或是加入有健脾作用的藿香、蒼竹、半夏、茯苓、砂仁、澤瀉、薏仁等,幫助化除溼氣。

(圖/今健康提供)
(圖/今健康提供)

清熱解毒抑制活性 苦寒藥材勿自行服用

中醫藥治療新冠肺炎的成效已受到不少研究證實,相關藥材也在坊間受到熱烈討論。黃奎祐中醫師說明,最常聽見的板藍根,本身具有清熱、解毒、利咽的效果;魚腥草則能清熱解毒、排膿消癰;黃芩作用則是瀉肺熱、解毒與化痰。一些研究也發現,黃芩苷能抑制ACE活性,阻止病毒進入細胞。此外,桔梗也有宣肺、化痰、利咽、排膿等作用,在一些研究中則認為其成份能抑制病毒蛋白酶,從而阻礙病毒溶入人體細胞。

不過,黃奎祐中醫師提醒,魚腥草、板藍根、黃芩皆屬苦寒藥材,身體較寒的族群,服用後容易感覺腸胃不適甚至腹瀉,通常建議在飯後服用,避免傷害脾胃。一般民眾也不建議自行購買服用,應先至合格中醫門診看診為妥。

提升肺部保護力 中醫師建議三動作

時值換季加上各國疫情又有復起跡象,民眾應作好防疫措施,維持正常作息提升保護力。黃奎祐中醫師建議,平日可按摩耳穴增加肺部保護力。耳朵是人體縮影,搓熱雙手後按摩耳朵正面、背面、耳甲腔(耳朵下半部)達到刺激肺部,每天可按2-3次,每次1-2分鐘。

至於過敏性鼻炎好發者,要注意配戴口罩以維持鼻部恆溫,減少溫差變化或風吹造成鼻部敏感、影響鼻部微循環。此外,頸部大椎穴受到風吹時,容易導致肺虛,冷天風大時建議一定要戴好圍巾。

黃奎祐中醫師建議,一般成人可飲用「玉屏風茶」增加保護力,作法是黃耆三錢、白朮四錢、防風兩錢,煮水1000CC即可。玉屏風茶取自「玉屏風散」的效果,針對體質虛弱、容易感冒的族群,改善皮膚的防護力,阻擋風邪入侵。

(圖/今健康提供)
(圖/今健康提供)

本文/圖經授權轉載自今健康(原標題:新冠肺炎沒完沒了 中醫師三招提升肺部防護力)

責任編輯/邱劭霽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