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6 年福特引入 5 天工作制,他的工人每週只需工作 40 小時,因為他相信擁有愈多閒暇時間,人們就愈需要消費:買衣服、買車、買食物。換言之,他把工人的休息時間和消費時間劃上等號,可以斷言,最初週末假期的確立是企業手段,一方面增加工人消費,另一面驟增的個人開支也把他們牢牢栓在工作崗位上。
二戰後的經濟大蕭條進一步鞏固了週休二日制。為了解救高企的失業率,當時很多企業選擇減少員工工時,讓出工作機會予其他員工。短工時讓美國人食髓知味,即使經濟好轉也再難走回頭路回復昔日工時。
至 1938 年時任總統羅斯福簽署「公平勞工標準法」,在其保障下,美國工人每週工作 5 天,每天工作 8 小時。到 1955 年,週末雙休在英國、加拿大、美國已成為標準;到 1970 年代,歐洲工人的工時普遍為 40 小時或以下;目前不少已開發國家都推行這種制度(儘管不一定放星期六、日)。
今時今日還有一週雙休嗎?
Onstad 認為,不論週末雙休是資本家一手促成,抑或人類心靈需要造成,經過幾百年的爭論和摸索而定下來雙休日,理應被好好利用,追尋工作無法滿足的嗜好或技能等認真休閒(serious leisure)。但今天仍然能奉行真正雙休的人愈來愈少,有人因下班不下線以期將工作做到最好,也有人一人打兩份工賺到盡,雙休日形同虛設,也有人全身投入於瘋狂購物煲劇碌臉書然後週一陷入萬分的罪惡感的惡性循環中。
即使是尚未投身社會的孩童,也被大量課外活動、功課、補習塞滿假期。如此,週末似乎只會令人益發疲憊孤獨。Onstad 說:「前人花上百年才贏得的週末,我們用幾十年放棄了。」而近年更有人進一步提倡 4 天工作制,這當中,能充分運用自由時間的人又有幾個?
文/AMBRE
本文、圖經授權轉載自*Cup(原標題:星期六日的假期從何而來?)
責任編輯/陳憶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