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持續發燒,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CDC)每日不停歇帶著民眾防疫、開記者會,不料台灣從原先的防疫資優生,演變成爆發本土疫情的留級生,比別人有多一年的時間做準備,卻還是將一手好牌全打壞,讓網友不滿譴責防疫SOP都沒做,認為指揮中心應該好好的檢討,避免這些問題發生。
今天《DailyView網路溫度計》透過《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調查,盤點網友熱議的十大CDC民怨,到底大家都在討論什麼呢?
No.10 每天下午2點開記者會慣性遲到
指揮中心訂定每日下午兩點召開記者會,說明疫情狀況,許多媒體、民眾都會準時收看直播,了解相關消息與政策。但政府官員們往往無法準時到場,遲到成了常態。
兩點記者會卻常遲到,漸漸遭到網友質疑「遲到是正常的嗎」、「每次都要晚個五分鐘,短短的時間是能幹嘛」、「守時很困難嗎」,還有網友特別繪製圖表,統計記者會的延遲狀況,諷刺地宣告「怕浪費時間可以兩點五分再觀看」。
No.9 自費快篩試劑要價3千,民怨成本太高
日前指揮中心提出廣篩政策,鼓勵民眾在家快篩。食藥署核准3款居家快篩試劑,其中核酸快篩就要價近3000元,讓民眾直呼太貴,甚至有PTT網友找到國外快篩試劑的售價,發現價差相當懸殊,質疑為何這麼貴。
就連消基會也表示,台灣快篩試劑相較於其他國家相當昂貴,甚至差到近5倍,呼籲政府應比照國外公費居家快篩。對於民眾的抱怨,陳時中則回應會再進口其他品牌、費用較低的快篩試劑。
No.8 疫苗買不到、速度慢,需要靠國外捐助
雖然疫情日益趨緩,但能夠提升民眾保護力的疫苗仍然非常短缺,目前只能仰賴先前剛到貨的少量疫苗及他國的捐贈,陳時中也曾在記者會上表示「現在疫苗就是買不到」,引發網友熱議。
許多網友認為,政府應更積極作為來安定民心,其實加拿大也爆出買了人口數13倍的疫苗量也是遲遲拿不到貨,全世界都在搶疫苗,倚賴美日立陶宛捐贈並不能解決台灣的疫苗慌,現在還得要仰賴鴻海、台積電、慈濟民間的力量,更激起民怨。
No.7 各縣市疫苗配給額度分配不均挨轟
疫苗陸續開放施打,但各縣市分配不均的問題卻引發爭議,爭吵最嚴重的莫過於首波AZ疫苗開始施打的六月中旬:「明明重症區就在雙北,為何高雄市分配到的疫苗卻比較多?」也有網友認為,台中、彰化的確診數也相當高,應該多加分配,質疑中央未妥善考量。
陳時中則表示,疫苗分配是以第一至三類未施打的六成為發放基礎,住宿型長照機構及高齡長者也在預估值內,會視疫情風險增加高風險熱區的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