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知道股價太高,為何卻忍不住追高殺低?專家揭8個總害你小賺大賠的投資心魔

2021-08-03 11:06

? 人氣

投資最重要的就是克服心魔,才能抱住獲利及時止損。(資料照,顏麟宇攝)

投資最重要的就是克服心魔,才能抱住獲利及時止損。(資料照,顏麟宇攝)

股票投資就是一場近身博擊,你賺錢就有人賠

號稱極難賺錢的七月終於在劇烈震盪的最後一個交易日畫下句點。打開券商的軟體,持股一片綠,心情也隱約被下跌所影響,7月29日股市因前一天大幅回檔,而出現反彈行情,那一天我沒有遵守有錢朋友的提醒,好股票要到月線再接,失去理性在開盤就追高買入電動車趨勢股,然後看著前天下殺時錯砍的鋼鐵股一直逼近漲停,忍不住追高購入,後來過了十點半,盤勢並未如預期的一路反攻站回月線,而是開始震盪,早盤買入的股票現買現套,幾乎是一出手就賠錢,當天晚上我有些沮喪的跟我們共同投資的股友們承認自己的不理性,其中股齡最長也是團長老彭是這樣對我說的:「你應該是因為上週看到那些為了避險獲利了結的電子股都創新高,不甘心自己少賺,所以才會起了貪念,想要趁這下跌時大舉重壓,把那些沒賺到的獲利一次補回來吧!阿米,我還是要再次提醒你,最近國際股市整體風險偏高,到月線再買股票是最保險的,現在追高很容易受傷,一次重傷,你之前半年的獲利可能一次會賠回去!」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前輩老彭的那席「貪念論」,雖然聽得刺耳,卻也很血淋淋的指出我的問題,也幫助我認知到自己這幾天的非理性交易可能的嚴重後果,本文就是在這樣沉重兼反省的心情中撰寫,為了包含我在內的股市菜雞們,彙整常見且或輕或重干擾你交易的心理偏誤懶人包。

投資交易的心理偏誤會讓投資者在股市廝殺過程,明明打算有紀律執行某交易策略,但會屈服於某些非理性的想法,選擇追高殺低股票,而成為你上場交易時最容易被攻擊的軟肋,以下將簡單列舉8項常見影響交易的心理偏誤,快來檢視看看你中了幾項!

錢。(圖/取自pixabay)
(圖/取自pixabay)

8項常見的影響交易的心理偏誤

1.損失趨避:

人們對於避免金錢損失的欲望比賺錢還有強烈的傾向,意即人對於交易過程損失1萬的痛苦感受,遠大於賺到相同金錢的快樂。以我自己近期的交易來說,提前止損的鋼鐵股,在7月29日反彈到靠近漲停,我就開始懷移自己操作策略有誤,甚至為了不要錯過行情選擇追在當日高點,那都是因為我把「沒入手」所少賺的差價看成自身損失,放大自己的損失感受,所以造成心理偏誤追高。

2.沉沒成本:

把已經投入或花費的金錢,看得比未來可能賺取的金錢還重要的傾向。舉例來說,我們很容易打開持股損益看著購入成本,明明產業趨勢可能改變,或是像是股票有不利的新聞應該盡早出脫持股,卻因為太在意已經投入的成本,而選擇不處理造成更大的損失。

3.處分效應:

太早獲利了結、太晚停損出場的傾向。前陣子網友常說的:「一張不賣,奇蹟自來」就是人覺得只要手上還有持股就有機會站回來,所以非理性的持有或過早出脫。而當5月股市大舉下殺時,人會寧可先砍掉有賺錢的股票,而不願意將賠錢的持股砍掉,也是損失避及處分效應共同發揮所導致的交易損失。

4.結果偏差:

不考量決策當時的狀況,而以結果論成敗的偏誤。這個很容易發生在剛入股市的菜鳥身上,過度在意一時漲跌,而不斷質疑當初購入的理由,例如護國神山台積電是全球公認的好公司,卻盤整接近半年,持有超過半年的我常常懷疑人生,但卻忽略這檔持股是我為了長期投資的資產配置。

5.近期偏差:

偏重最近的數據或經驗,而輕早期數據或經驗的傾向。這個偏誤或讓人錯估整體股市的情況,像是我前半年在大舉下殺前,當週手上多檔持股同時漲停,當下我就覺得自己其實或許有主動投資的潛力,才能賺很大,因而忽略前輩提醒當下股市融資過高有下殺的疑慮,最後造成某些追高的持股至今尚未解套;另外,我也曾因某些持股也因有過多次大筆止損的陰影,所以當股友建議買入時我仍選擇不做交易,這其實也是非理性的心理偏誤影響交易的例子。

6.定錨效應:

太過倚重或鎖定既得資訊。有時候我已經決定要在開盤將某檔股票賣出,但一開盤往往價格會被人流衝高,22、23、24一直往上墊,而我因為貪念試圖賣在最高,交易過程只能不斷的刪改賣價,結果反而因尾盤震盪反而跌停交易失敗,這就是定錨效應(價格)干擾而無法明快的完成交易的明顯實例。

7.跟風效應:

因為許多人相信而跟著相信的傾向。我們通常會相信許多人相信的事情,就像新手常常習慣看著消息面、或名人持股買賣股票,但卻忘了注意股票的基本面是否漲多出貨,或是名人其實是價值投資存股成本很低,所以怎麼買賣都獲利。

8.相信少數法則:

從少量資訊,歸結出不當結論的傾向。相信少數樣本足以代替群體,像是最近常見的少年股神、因重壓某類股而一夜致富的文章前陣子瘋狂的洗版,常會讓我們這些保守的投資人有種懷疑人生之感,但其實就像我前段所說的七月其實並非好操作的月份,多數人還是小賠或回吐獲利,我們不能只看到檯面的特例,而忽略近期震盪的事實,近而質旋自己的操作。

大原則:不要看後照鏡開車,股市操作要向前看

如果你檢視完發現自己的犯過的偏誤不少,這裡提供一些調整的建議給讀者參考。

原則1、如果信不過自己,就用條件單吧

股市操作,本來就是比拼心理素質及財富量級的近身博擊,如果你發現自己跟阿米我一樣很容易被短線的漲跌所干擾,或是看錢看的很重以至於該停損而殺不了股票的話,運用看盤軟體的條件單(滿足某價格便買入或賣出多少單位),或是用警示功能提醒持股情況即時止損,信不過自己讓科技幫助你落實投資策略。

原則2、不追求全勝,而是盡可能提高勝率

暢銷書《主力的思維》日本股神CIS分享自己的操作勝率普遍在4~5成,對於自身不會過度期望全勝,才讓他在誤判時不會賭氣而能回歸理性的操作,小輸大賺一直停留在股市之中,當然,過程也包括他持續修正並精進自己的投資假設並以金錢驗證它,最終才能提高投資勝率。

原則3、沉沒成本不是成本

改寫金錢心理學的測驗:試問當你拿著賭博賺入1萬元,跟辛苦工作才賺到的1萬元,在一次投入股市賠掉哪個你會比較心痛?多數人直覺選擇賭博1萬元,但在投資達人眼中其實二者都是錢,錢本身價值與來源無關,因此,就像你買入股票後,就該忘記自己過去的購入成本去決策,首要考慮的點是公司基本面、整體股市環境、產業的趨勢面是否沒有改變,而不是不死抱著相信股票總有一天漲回來!

原則4、操作股市不看後照鏡

這也是我開頭故事裡最深的反省,我一直看著那些我早已賣出的股票,從60抱到80元賣出後,二週便一路飆漲到100元,我總感覺自己少賺了20%,卻忽略第一段我早已順利入袋25%的事實,甚至在手上有現金時不顧一切的追回漲高的股票,這就像看著後照鏡開車一樣,危險駕駛忽略風險,極度容易失去理性而大賠傷本。

原則5、紀錄並覆盤操作策略

如果你跟我一樣有一群能坦承分享持股狀況的股友可以交流,那就不妨鼓起勇氣告解吧,第三者的勸解總是直白到令你不得不直面自己的過錯,若你沒有這樣的資源,那就定期紀錄並覆盤自己的買賣點及當下的情緒吧,你會驚訝於自己的非理性成份與獲利間的負相關。

結語:認知的修正,就是補你的金錢線

十九世紀日耳曼哲學家黑格爾說:「歷史給我們唯一的教訓,就是我們無法從歷史中得到任何教訓」,回顧並直面自己曾犯過的那些非理性的心理偏誤,可能會讓人短時間沮喪於怎麼相同的坑一直無法跨越,或明明能夠透過前輩提醒、別人經驗分享就能避免,卻非要在股市裡花個幾(十、百)萬元才願意學得教訓。但不管如何,每一次的認知修正,就是在補你的金錢線!最後以玩股網創辦人楚狂人發文的內容做結:「投資賺大錢並不需要你每次買最低賣最高,買在相對低,賣在相對高,然後持續做下去就足夠了。」共勉之。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Amigo阿米果的人生攻略@自學派對(原標題:【投資心理學】明知大盤不好,卻忍不住追高殺低?你可能誤入哪些投資偏誤的陷阱!)

責任編輯/焦家卉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