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篇「回泰國都有24K」網路言論瘋狂被各大媒體引用,內容大抵是泰國勞工寧可回自己國家,也不願意待在台灣領低薪,台灣物價又貴,「台灣是不是要完了」等云云。確實,台灣薪資凍漲,物價卻連年攀高並不是什麼新聞,甚至若放眼世界各個已開發國家,例如下圖中以美國為例,平均每小時的基本工資也尚未回復到2008年以前的水準。當然,以「平均工資」作為衡量有失偏頗,但本篇並不是要來做社會與經濟的嚴謹比較,回到重點,到底台灣是否已經失去對外勞的吸引力?而又,泰國真的能付給基層勞工24K以上的薪資?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中央通訊社派駐曼谷的記者,也是本人的朋友劉得倉先生在1月12日立即以「泰國薪資變動不大 勞工仍愛來台工作」撰文澄清。筆者自身常駐曼谷的觀察與經驗,相較於台灣,泰國仍是低薪國家,最低基本工資僅每日300泰銖(約295台幣,不過勞動部有在研擬調漲成310泰銖,約台幣305),而一般泰國前段大學的畢業生,通英文泰文(有些甚至還會中文),起薪也不過15000台幣左右,部分較熱門的金融,工程,IT等職缺,可能可以開到20000台幣,但除非你真的身懷絕技又遭逢老闆極度青睞,否則幾乎不可能一開始就給到24K,更遑論只是一般的勞力工作者。
不過,若以漲幅來看,泰國的工資的確有比較顯著的調整,同樣比較從2008年至今,平均工資已經超過50%的漲幅(如下圖二),但這也是因為過去工資被嚴重低估,加上經濟發展,國民素質與勞動權益意識的提升的關係。再者,同樣比較物價,以通貨膨脹率來看,台灣與泰國並沒有太顯著的差別,從2009到2017年,大抵通膨率都在-1% - 2%之間,少數某幾年飆破3字頭但也仍空在在4%以內,顯示物價並未如斯所言的有極明顯的成長差距。確然,以民生所需的食衣住行育樂來看,曼谷比台北便宜了一些,但這裡的便宜很可能只是建立在「來泰國旅遊」的主觀印象上,若是真正長期居留,你會發現有不少未估算到的成本,例如台北大眾運輸方便又便宜,但曼谷的空軌與地鐵則在同樣距離下貴了許多。再者,生活所需的成本也跟各人原生習慣有關,泰國真的有比台灣「廉價」很多嗎?以曼谷商業區路邊攤為例,一碗麵也是要40泰銖,而且份量還極少,一份(有品牌的)手搖杯飲料也要40-50泰銖以上,不見得比台北便宜到多少。
以及,通常會離鄉背井到海外工作,存錢多半是第一考量,再者便是該先進國家是否提供了相對的「社會誘因」,就像明明是去工廠切魚,餐廳洗盤子,農場摘水果,但因為去的是「澳洲」,「美國」,除了基本工資較高外,好像多少都還會有那麼點「虛榮」的成分,就筆者與身邊泰國朋友的了解,台灣之於泰國,也尚還有類似美加紐澳日韓對台灣年輕人的吸引力,但這只是目前,未來會怎麼發展,那就不好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