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公主,早期也有「格格」之稱,入關後確立了稱謂,稱為公主。這些深宮中的金枝玉葉看上去很高貴,可是由於受封建時代重男輕女的思想影響,她們在很多方面並不如意,甚至不如普通人家的女孩子。例如教育,清宮中的公主不能接受有系統的教育;再例如婚嫁,她們被看作政治上的工具,被指婚給皇帝的寵臣,甚至要遠嫁蒙古,離開自己的親生父母。
康熙最疼八公主:幾十個媽媽的宮中孤兒
康熙帝的事業成功是眾所皆知,可是在後宮生活中,康熙帝確實屢遭磨難。他身邊有兩名女性死於難產,這是多麼可怕的事情。一個是他的中宮皇后──孝誠皇后赫舍里氏,她在康熙十三年五月生胤礽時,大出血難產而死。另一個就是現在要講的八公主,她也是難產而死。
八公主生於康熙二十六年,生母是敏妃章佳氏,著名的怡親王胤祥(十三阿哥)的生母。這個敏妃不長壽,在康熙38年7月就去世了,當時八公主僅僅13歲。為了照顧這個孩子,康熙帝幫她選擇了後母,選來選去,挑中了他最寵愛的宜妃郭絡羅氏。宜妃不僅出身富有之家,氣質高雅,而且生育過孩子,很有經驗,是帶八公主的最好人選。
康熙帝很喜歡八公主,主要是因為這個孩子很小就喪母,比較可憐;還有這個孩子的性格非常溫柔內斂,十分討人喜愛。
過早喪母的孩子個性不會過分張揚,尤其在複雜多變的宮廷中,沒有母親做靠山,一定要小心謹慎。八公主就做到了這一點。
八公主出嫁的時間很晚,不是沒有合適的對象,而是康熙帝捨不得。一般來說,那個時代的女孩子在12、13歲時,就要由父母作主,指婚嫁人了。到了16、17歲還沒嫁人,就是超齡。
康熙帝知道這個道理,所以在康熙43年就為她找了婆家,但是沒讓她嫁過去,依然留養在宮中。過了2年,八公主已經20歲,再不嫁人說不過去,才把她嫁出去。
八公主出嫁之前,康熙帝做了三件事。一是精心選擇女婿。這個女婿是康熙帝滿意的,他是倉津,初名班第,博爾濟吉特氏,襲翁牛特部杜淩郡王。
最主要的是,他與皇家沾親帶故。他的祖母是英親王阿濟格的第四女,阿濟格是順治帝的叔叔,所以這層關係提高了倉津的地位,算是皇親。
二是幫八公主建別墅。公主要遠嫁塞外,康熙帝早做打算,命人在她未來的婆家建一座公主府。
別墅建成後,康熙43年8月27日,康熙帝借巡視塞外的機會,親臨視察,看看是否遂心。另外,為了防止公主在塞外生活不適應,照例在北京修建了一座公主府,供她出嫁後回京時居住。
三是冊封公主。公主的身分很重要,所以,在八公主出嫁前,康熙帝命禮部給予封號。康熙45年7月,公主被冊封為和碩溫恪公主,有了封號公主就可以風光下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