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有一種互動,表面上無怨無悔、任勞任怨,但是相處久了,被照顧一方的內心,卻絲毫沒有快樂的感覺,反倒像是被困在厚厚的棉被裡,無法動彈,到最後慢慢地窒息而死。
那就是用 「付出 」創造 「控制 」、用 「犧牲 」達成 「軟禁 」。特別是在親密關係中,如果有一方表示自己需要多一些個人空間,很容易就被解讀成是不愛的證據。為了證明自己並非是玩弄感情的騙子,很容易就會順著對方的劇本走,否定自己的需要。
然而,當一個人內在的心理界限,沒有被尊重,得不停地撤退,以滿足對方對親密的期待時,他的 「自我 」正逐漸在消失中,直到最後消耗殆盡,只剩下一個空殼,裡頭全是對方設定好的模樣。
心理界限是看不見的,但並非不存在。當你的界限被侵犯時,你會有一種被人在胸口重重掄一拳的感覺。如果這時候,對方又是你很在乎的人,你知道他的出發點是好意,可是卻無法認同對方的做法時,便經常會有一種 「會痛,但不能叫 」的憋屈感。
一如在這個故事中,絕大部分的人會覺得付出的是比較弱勢的女方,男生不過是坐在那裡享清福,有什麼好不滿意的。而且男生本來就要懂得保護或珍惜女生,實在不應該太計較。這些社會種種的期待與不成文的規定,正是心理界限最容易被擊潰的地方。
一如仁華曾找朋友訴苦,但是說完之後,朋友非但沒有同理他,還笑他人在福中不知福。被誤解的挫折,讓他乾脆就不提了,悶在心中,結果個性變得愈來愈孤僻,也失去了好好經營關係的動力。
什麼是 「心理界限」
所謂的 「心理界限」,顧名思義就是每個人在心理上能夠接受的極限。超過某個特定的範圍,就會有一種被勉強、逼迫的感覺。
「界限」(boundary)一詞,最先是由家族治療中的結構學派大師薩爾瓦多‧米鈕慶(Salvador Minuchin)提出。本來是用以規定在家庭這個大系統中,不同的個體該扮演什麼角色,以及如何參與不同次系統(比如:夫妻、手足、親子)的互動。
因為有了這個界限,我們就會知道大家應該如何相處,哪些事務該由誰負責,哪些行為只存在某一個次系統中,不適合放到其他關係裡。
像是夫妻之間的問題,應該由爸媽自己解決,如果其中一方找同盟者,比如把小孩拉進入兩人的戰爭,結果很容易就造成系統混亂,嚴重一點甚至會當機,造成整個家庭功能停擺。
而「界限」並不是固定不變的,會依據不同的事物有些調整。大體上,仍有一個合適的區間。過度緊繃,會造成彼此的關係太過疏離,完全沒有親密與連結可言;過度糾結,也會讓彼此的互動太過混亂,成員會缺乏自主性,太過依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