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癌症基金會表示,依照年齡不同,罹患癌症風險也不一樣,未成年孩童罹患血癌風險最高,社會新鮮人為甲狀腺癌,年過30歲後女性最容易罹患乳癌,男性為大腸癌風險最高。
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暨萬芳醫院癌症中心主任賴基銘表示,癌症發生率越來越高,根據國際抗癌聯盟統計,癌症每年在全球造成超過880萬人死亡,相較去年的800萬人,增加約1成,增加速度驚人。
賴基銘表示,全球每年有1400萬人診斷出罹患癌症,2030年癌症發生率預估成長將超過5成,達到2170萬人,屆時全球因癌症死亡的人數將每年將多達1300萬人,將是現在的1.5倍。
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癌症已經連續35年蟬聯國人10大死因的首位,2015年癌症新發生病例有10萬5156人,平均每5分鐘就有1人罹癌。
賴基銘指出,若從中細分罹癌年齡,會發現:
0到19歲 孩童罹患血癌、腦癌、淋巴癌、甲狀腺癌風險最高
20到30歲 以甲狀腺癌、淋巴癌風險最高
30歲以後 女性乳癌威脅最大、男性罹患大腸癌風險最高
60歲以上 銀髮族罹癌風險前3名則分別為大腸癌、肺癌及肝癌
正因各年齡層罹患的癌別不同,防癌方式也不同,賴基銘呼籲,胎兒和嬰兒期應維持健康體重和飲食,懷孕期間避免接觸致癌物質,餵母乳可以降低媽媽罹患乳癌風險,1至2歲的嬰兒應接種B型肝炎疫苗以保護肝臟,可望降低未來罹患肝癌的風險。
孩童時期應養成規律運動、均衡飲食習慣,10歲以下的兒童應避免長時間曝曬太陽,同時應避免暴露在二手菸、汽車廢氣等致癌物質環境下,9到13歲女孩應接種「人類乳突病毒」(HPV)疫苗。
而青春期是影響日後行為與生活型態的重要時期,抽菸、喝酒和不良的飲食習慣等,都會增加日後罹患癌症的風險,這時期性教育也非常重要,應避免感染「人類乳突病毒」或感染愛滋,同時持體能及規律運動,有助降低癌症發生風險。
到了成年時期,女性應定期接受子宮頸癌篩檢,有嚼檳榔等口腔癌高危險的族群應定期接受口腔癌篩檢,50歲以上年長者無論男女性都應該接受大腸直腸癌篩檢,45歲以上女性應每2年接受乳房X光攝影檢查。
賴基銘強調,透過實踐健康的生活型態,可以降低6至7成罹癌風險,加上台灣有提供免費的4癌篩檢,呼籲民眾善加利用,及早在癌前病變或癌症早期就確診。
責任編輯/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