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NT疫苗校園接種將於22日起開打,教育部提醒學生可上網觀看接種前須知、接種後須知的宣導影片,瞭解注意事項,如接種當天要避免空腹,接種完避免劇烈運動。
因應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為降低學生感染風險,衛生福利部和教育部規劃安排年滿12歲至未滿18歲青少年接種BNT疫苗,預計9月22日起陸續啟動校園接種。
Q:所有學生都要接種BNT疫苗嗎?
教育部表示,疫苗接種非強迫性,學生和家長可依自由意願選擇接種與否,經家長同意且在接種評估暨意願書簽名的學生,才會安排施打疫苗;疫苗接種順序將由高中學生先施打,再依序安排國中生和滿12歲國小生接種。
接種方式分為校園集中接種、自行至醫療院所接種。教育部提到,在校集中接種時間建議安排在週一至週五中午過後,原則上家長不必陪同;未能於學校接種疫苗的學生,可至公費疫苗預約平台登記和預約,並持意願書自行至醫療院所接種疫苗。
Q:明天要接種BNT疫苗,該如何準備?
教育部指出,在校接種前,請導師帶學生閱讀接種須知,提早說明接種程序,並提醒學生有充足睡眠,學生也可事先上網觀看BNT疫苗接種前須知、接種後須知的宣導影片;接種當天應攜帶健保卡,多喝水、避免空腹、放鬆心情,如身體有不適,應暫緩接種,接種完也應避免劇烈運動。
Q:若接種BNT疫苗後出現副作用怎麼辦?
學生接種疫苗後,教育部也提醒要觀察是否出現暈針或身體不適,暈針是因為心理壓力或恐懼感,導致眩暈或噁心等症狀,但不會造成健康後遺症,也與疫苗安全性無關;建議學校可於接種場地播放音樂或影片,讓學生放鬆心情,如發生暈針,可先至休息區休息,並通知醫護人員,如暈針現象持續則應送醫。
教育部表示,學生接種疫苗後,如出現接種部位疼痛、紅腫等症狀,可能是接種疫苗後的反應,通常數天內會消失;如持續發燒超過48小時,或出現呼吸困難、氣喘、眩暈、心跳加速、全身紅疹等嚴重過敏反應,應立刻就醫。
根據疫苗上市後監測資料,接種BNT疫苗曾出現極罕見的心肌炎和心包膜炎病例。教育部指出,學生接種疫苗後28天內,如出現胸痛、呼吸急促、心跳不規則等疑似心肌炎或心包膜炎的症狀,應立刻就醫。
看更多【新冠肺炎疫情】最新報導:https://bit.ly/3aAQ9d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