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預約平台於28日開放BNT登記,指揮中心公布,台積電、鴻海永齡、慈濟採購的1500萬劑BNT疫苗,最快將在8月底到貨200萬劑,預計優先保留120萬劑提供12歲至17歲青少年施打,剩下約80萬劑將開放給1至10類對象。針對副作用、不適合接種對象及可否混打等問題,以下8大QA一次整理給你看!
Q1. BNT疫苗的適用對象及施打注意事項為何?
根據疫苗仿單,BNT疫苗的適用年齡為12歲以上,一般民眾施打後,應於接種單位或附近留觀至少15分鐘,離開後自我密切觀察15分鐘;過去曾因接種疫苗或任何注射治療產生急性過敏反應者,接種後應留觀至少30分鐘;使用抗血小板、抗凝血藥物或凝血功能異常者,施打完畢後須於注射部位加壓至少2分鐘,並觀察是否有出血或者血腫情況發生。
Q2. 施打間隔多久?
依據疫苗仿單指示,BNT接種劑次為2劑,劑量為0.3mL,建議接種間隔為21天以上,不過依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建議,施打時間至少間隔28天。
Q3. BNT疫苗的保護力?
臨床試驗結果顯示,BNT疫苗完整接種2劑,施打7天後的保護力約是95%(90.3%至97.6%),實際保護效果可能因接種對象的年齡及身體狀況而異。
Q4. 副作用有哪些?
BNT常見的副作用為注射部位腫痛、發燒、疲倦、頭痛、肌肉疼痛、畏寒及關節疼痛,通常症狀輕微並會在48小時內消失,如持續超過48小時應儘速就醫,注射部位紅腫疼痛,請勿揉抓,可進行適度冰敷緩解,約在數天內緩解;其他罕見副作用如失眠、淋巴腫大、單側顏面神經麻痺、心肌炎、血栓,或出現硬塊、膿瘍、呼吸困難、氣喘、眩暈、心跳加速、全身紅疹等嚴重過敏反應,應立刻就醫並主動告知接種史,並協請醫師通報當地衛生局或疾病管制署。
Q5. 哪些人不適合接種BNT疫苗?
正在發燒、罹患急性中重度疾病者,宜待病情穩定再行接種;免疫功能低下,包含接受免疫抑制劑治療者,疫苗的免疫反應可能減弱;另外,目前沒有足夠數據建議孕婦可常規接種COVID-19疫苗,惟若為高感染風險可能因罹患COVID-19導致嚴重併發症的情形,可經醫師評估是否接種疫苗。
Q6. 越年輕,副作用越強?
重症科醫師黃軒說明,根據輝瑞報告指出,兒童及青少年接種與成人常見的副作用類似,如注射部位疼痛、疲勞、頭痛、肌肉疼痛、寒戰、關節疼痛和發燒等,副作用通常也會在48小時內消退,並不會較年輕,副作用症狀也跟著加強。
Q7. 心肌炎,發生率高嗎?
黃軒表示,許多父母因從媒體得知mRNA疫苗容易出現心肌炎後感到緊張,不過心肌炎其實屬於非常罕見的副作用,每100萬人中僅有12.6起案例,美國確定為疫苗引起心肌炎的304位住院患者,95%都是輕症,至今也沒有人因心肌炎死亡,「因此相對來說,如果沒有打疫苗,兒童死亡率約有0.03%至0.22%,比心肌炎的0.00%大很多,因此打疫苗才是上上之選」。
Q8. BNT可以和其他疫苗混打嗎?
指揮中心先前宣布,國內開放AZ可混打莫德納、BNT等mRNA疫苗,但目前僅允許第一線醫事人員進行第1劑施打AZ、第2劑混打莫德納,其他民眾則尚未開放。
COVID-19公費疫苗預約平臺:https://1922.gov.tw/
看更多【新冠肺炎疫情】最新報導:https://bit.ly/3aAQ9d6
責任編輯/林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