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人容易「憂鬱、自責」?心理師:從小乖巧、聽話的人容易發展出這種性格

2018-06-07 09:49

? 人氣

精神分析師Mc Williams在研究利他性格的群體的時候,發現這些人如果沒有了做慈善活動的機會,通常就會被淹沒在憂鬱的感受之中。他們對別人的過錯都很大度,諒解、敏感、同情,只是對自己要求極為嚴苛。身邊的人都會評價他說,他是個好人呢。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利他性格的群體對別人的過錯都很大度,諒解、敏感、同情,只是對自己要求極為嚴苛。(示意圖非本人/翻攝自youtube)
利他性格的群體對別人的過錯都很大度,諒解、敏感、同情,只是對自己要求極為嚴苛。(示意圖非本人/翻攝自youtube

為什麼一個人會發展出這樣的「憂鬱」呢?

理論上當然有無數種原因。在這兒我想講一個我熟悉的:如果一個人在「分離—個體化」過程中,和父母心理上的分離無法完成的話,是會帶來憂鬱的感受。

父母替代成年的子女來做決定、父母認為自己比子女更知道子女想要的是什麼、「我全都是為你好」、「你什麼都不懂」。這些緊緊不放的動作之中,表達的是父母的訴求:讓我來保護你,你還沒有長大。

而子女呢,如果心理感受始終停留在要滿足父母的期待、不能允許自己讓父母失望的狀態下,表達的是:你看我還是你的好孩子。我的感受都可以妥協,我的願望都不重要,媽媽你來告訴我,我是不是你的好孩子。

當然「心理獨立」這本來就是件困難的事情。我記得歐文亞龍曾經在他的書裡面寫,他已經進入暮年,有一天他做了一個夢,夢裡面他坐在旋轉木馬上,看見他的媽媽。他在夢裡面大聲地向媽媽喊道:媽媽媽媽,你覺得我好嗎?亞龍在書中說,醒來自己嚇了一跳,這麼多年過去,自己在夢中還是那個渴望被認可的小男孩兒。

人和父母(或引申為和周圍環境)的關係,大概一直在「渴望被接納」、「成為自己」之間反覆權衡。

可是道理是這樣的:如果父母緊緊抓著孩子不放,而孩子又沒有在心理上獨立起來的話,這個關係中就會充滿憂鬱性的張力。孩子會覺得:如果我追求獨立、為自己的選擇負責,就會傷害到父母(都是我的錯);但如果我仍然還依賴父母,那麼自我的願望和情感都無法得到自己的尊重,自己也會很厭惡自己。

無論怎樣,「這一切都是我的錯」。

所以如果一個人的感受、慾望、願望、哀傷無法得到尊重,甚至被蔑視,就好像我生來是個隱形人,所有的存在都是為了他人期待。那就一個人就不需要有生命力,只是需要一副精緻的行屍走肉,去滿足他人願望,供他人娛樂。

做聽話的成年人。做沒有自己的成年人。

(
 

因此憂鬱像暗不見天日的漫長冬天,你會覺得貧瘠、荒涼毫無生氣。它是個背景音,綿延不絕,也沒有出路。

Erna Furman 1982年曾經發表過一篇文章,叫《Mothers Have to be there to be left》(母親的存在,是為了將來的必須分離)。我想這話不止是向父母說的,也是向每一個乖孩子說的。

至於我自己,是在這個冬天的夜晚裡面,想起那兩個精緻的瓷娃娃,很想有機會跟她說:

道路漫長且險阻。但你的一切願望、感受都是重要的。你所有成為自己的努力,負擔的懷疑和失望都是你成年的必經之路,它們都會為你帶來生機和樂趣,去做個開心的成年人。

*作者簡里里,為簡單心理創始人
本圖/文經授權轉載自簡單心理(原標題:「憂鬱」的乖小孩兒)
責任編輯/蔡昀暻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