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和自殺,是魚之於水的關聯。
不論基於什麼原因,壓力感受絕對是自殺的前置因子;壓力感受也不是心理疾病的人的專利,許多人自殺前沒有太多跡象、沒就醫、沒求助過,竟也能一試就「成功」,這類例子早已不勝枚舉。
某位科技公司財務長,在汽車旅館燒炭自殺,記事本上寫著「都是我自己的問題」,並感謝老闆的照顧。在《商業周刊》的專題報導〈一個高科技財務長之死〉中提到,直到當事人臉書關閉之前,竟沒有任何一篇貼文是負面訊息。他上頭寫的不是和家人慶生、度假,就是尋常的家庭活動,有誰知道他已經有超過十年的憂鬱症病史了呢?追求卓越業績、求好心切的背後,代價竟是如此慘痛。
另一位半導體資深副總裁墜樓身亡,官方說法為墜樓意外,但誰也無法解釋在大白天早上已請假,下午家人皆不在家時就出事,而且牆面高達一百二十公分,在沒有喝酒的情況下發生意外事件的可能性有多高。
現代人發生這樣的情況究竟有多少,被報導出來的當然是名人,尋常上班族如我們,真的有辦法處理生活與工作中的種種壓力嗎?當能力已不足以應付壓力時,真的可以偵測到自己「快不行了」而願意向外求助?
二○○三年港星張國榮自殺後那幾天,我服務的憂鬱症病人突然變多了。有個病人告訴我,他認為張國榮能夠解脫實在很幸運,自己卻還在受苦。那幾天他也失眠,常常想:「如果我從比張國榮跳的地方還高的樓層往下跳,例如三十幾層,會不會解脫得更快?」接著又說:「這些念頭我只敢說給心理師聽,因為說出來別人一定會認為我不正常。」
在我們所處的空間中,外表正常而內心痛苦的人不知凡幾!
這些內心痛苦無法與人說的人,多數都沒有在精神科就醫。我們如何能武斷地說,沒有就診的人比較沒有心理困擾?或者,求診憂鬱症的人自殺風險肯定高?
誰不是每天承受情況不等的各種壓力?來求助的人不一定嚴重,但肯定比較願意面對,不過,願意面對問題亦不代表能夠走出壓力。
我曾經服務過一個長期就醫的病患,她的憂鬱症病史很多年,近年來似乎控制得很好,情緒沒有再爆走、也不再住院治療,只需定期服藥與門診追蹤即可,我與她的主治醫師都覺得,她的預後應該很樂觀。
孰料某日已約好晤談的時間,她沒有出現。這是晤談兩年來從沒出現的情況,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我的頭皮開始發麻:因為她也不曾遲到。過了十五分鐘我硬著頭皮打了她的手機,一聽到是哥哥接起來的聲音就覺得不妙:果然,她已於前一晚自殺身亡了。
我與她的主治醫師皆驚駭不已,一個轉不過去的念頭、像漩渦一般愈陷愈深非死不可的決心,就能完全抹煞掉這幾年努力掙扎要好起來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