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難買少年貧

2018-02-08 12:04

? 人氣

前兩日跟朋友聊天,他提到一位每天泡夜店的友人得了憂鬱症的故事。我乍聽之下有些訝異:「每天泡夜店的人生活不是應該多姿多采? 怎麼會得憂鬱症呢?」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照他轉述,他這位朋友家裡滿優渥的,所以很早的年紀就被送出國念書。 不過他不是愛讀書的類型(但話說回來,有誰是嗎?),所以從高中開始就常翹課,沒事常在卡拉OK、KTV等地方出沒。 但因為家裡有錢,就算每天吃喝玩樂,經濟上也不至於有問題。

過了幾年,大家陸續畢業離開學校。 一些朋友回到了香港與台灣,另一些朋友則到美、加其他地方就業,但他因為大學沒畢業所以一直待在那邊 - 住在同樣的房子,每天作息也相同,晚上大半時間都混在夜店與KTV中。 喝醉後回家睡覺,傍晚醒來後不知道要幹嘛,就又往那些地方跑。 而這段時間他沒讀書,也沒出去工作,基本上就甚麼事情都沒做。

等又過了幾年之後,周圍朋友有人升遷、有人開始有些許成就,他開始覺得自己好像跟大家差距越來越遠,所以就想要來做個生意。 寫信請爸爸匯了一千萬台幣過來,然後打算開始自己創業。 但結局大家不難想像,一個毫無社會歷練的人,就算拿到一大筆錢,也不會自然變成成功的經營者。 所以第一次創業沒有好下場。 爸爸為了想讓他振作就又匯了一筆錢。 但第二次創業也在很短的時間中收了起來,所以據說最近就開始有憂鬱症了….

這幾年開始,我周圍很多人都開始當了父母。 偶爾聽他們聊天,會發現大家都不遺餘力的「想把最好的」給小孩。 小孩明明都連話都不會講,就在擔心做某些事情會不會讓他們人格發展不健全、哭太久要是父母不管會不會打擊自信、奶嘴吃太久會不會造成發展上的障礙等等。 然後要買最好的嬰兒車、要找好的副食品,要讓他們提早學音樂,要讓他們會這個會那個。 所有小孩想要的東西,拼命也要幫他們達成….

我跟其中幾個朋友聊過這話題,大部分他們的看法是:「孩子將來長大後,社會上有的是苦要吃。 趁我還有能力保護他們,應該給他們一切最好的!」。

不過我會覺得,父母能留給孩子最大的資產,其實不一定是把「最好的」給小孩,而是該讓小孩的成長過程略有缺憾。 一個有缺的成長過程、一個需要辛苦去爭取某些東西的成長過程,會讓人有目標、有野心、更有進取的意識。 相反的,一個成長過程中甚麼都不缺的人,他其實那裡也不會想去的。

就像文章一開始那個例子,從小就極度滿足的人生,讓人不知道自己到底要幹嘛。 衣食無缺、各種遊戲機都有、跑車大房子都自然出現了,想買甚麼就買甚麼,那他還需要多做甚麼?多爭取甚麼?多努力甚麼呢? 當各類願望很容易滿足下,人很容易就會想「避開辛苦的道路」。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