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傳統工藝「機關人偶」和近代原子小金剛、哆啦A夢等影響,與歐美不同,日本對於人形機器人開發情有獨鍾,催生了 Erica、Pepper、Robi等作品。(延伸閱讀:機器人上電視播新聞)
事實上,世界第一個人形機器人WABOT-1,也是誕生於日本,1973年出自早稻田大學教授加藤一郎之手。
45年前誕生的WABOT-1,是以早稻田大學(Waseda University)名稱命名,搭載著機械手腳、人工視覺、聽覺裝置,擁有擬人化的外型,與現代人形機器人相當類似。
WABOT-1可以透過嘴巴進行簡單日語對話,並且藉由耳朵、眼睛測量距離和方向,再靠雙腳行走前進,而兩手也具有觸覺,可以搬運物體行動。據悉,WABOT-1 行動能力約與一歲半的嬰兒差不多。
儘管行走一步需要45秒,步伐也僅有10公分左右,身形巨大顯得相當笨重,但是以當時的技術來說,已經震驚了全世界。
曾擔任加藤一郎研究室助理的早稻田大學教授菅野重樹於《中國新聞周刊》中表示,雖然日本與美國相比起步較晚,但機器人研發能如此快速發展,得益於二戰後日本經濟的快速發展和新技術進步提供的支撐。
事實上,加藤一郎將整個後半生奉獻給了人形機器人,原是從事醫學工程研究的他,將對人體的探索應用到機器人的研發,1964年開始人工下肢研究,成為早稻田大學人形機器人的起點,5年後開發第一個雙足機器人,加藤一郎也被賦予「人形機器人之父」稱號,並於1970年啟動WABOT人型機器人計畫。
WABOT-1研發成功後,伴隨著日本汽車和電子製造業的崛起,工業機器人在日本迅速普及,迎來了日本機器人元年1980 年。不同於泛用型的WABOT-1,加藤一郎研究室於1984年研發了擅長藝術表演的WABOT-2。
▲WABOT-2 彈奏電子琴。(影片/嵌入 YouTube,若遭移除請見諒)
WABOT-2具有與日本人進行自然對話的能力,還能用眼睛看樂譜,用手腳靈活地演奏電子琴,具有演奏中級難度音樂的能力。此外,它還可以識別歌聲,自動進行轉錄,或在此基礎上根據人的歌聲進行伴奏,實力驚人。
將終生奉獻給機器人的加藤一郎於1994年逝世,他利用機器人向全世界展現日本二戰後過的技術發展,他也認為人類在21 世紀將迎來機器人和改造人的時代。
文/吳佳臻
本圖/文經授權轉載自智慧機器人網(原標題:影/會走路、說話!世界第一個人形機器人 45 年前誕生於早稻田大學)
責任編輯/蔡昀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