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長期持有吉列刮鬍刀的股票,他曾說,吉列刮鬍刀是自己最喜歡的公司之一。目前吉列刮鬍刀的全球市佔率為65%,處於絕對領先,但它在國際的擴展之路並非順遂,例如在印度,起初市佔率起不來,後來才成功衝破五成。而吉列刮鬍刀所使用的策略,就是「逆向創新」。
所謂的「逆向創新」,指的是多國籍企業根據「新興國家、開發中國家的需求」,來開發、銷售產品或服務,而不是聚焦在已開發國家。
以往,多國籍企業在進軍新興國家或開發中國家市場時,絕大多數都會先在已開發國家研發、銷售產品後,再拿「同等水準的產品」,或「只保留部分功能的平價版」,到新興國家或開發中國家去銷售。針對這一點,「逆向創新」因為在商品研發上的流程,與傳統手法完全反向操作,所以被冠上了這個「逆向」(Reverse)的名稱。
逆向創新的概念,因為美國達特茅斯大學塔克商學院教授維傑.高文達拉簡(Vijay Govindarajan)等人的著作《逆向創新:奇異、寶僑、百事等大企業親身演練的實務課,教你先一步看見未來的需求》(Reverse Innovation : Create Far from Home, Win Everywhere)而普及。
舉例來說,奇異健康照護(GE Healthcare)為了迎合當年還是新興國家的中國醫療市場需求,研發出了一款超低價的超音波診斷設備(15,000美元,約為傳統低價位商品的15%),後來也在已開發國家上市銷售—畢竟並不是只在新興國家、開發中國家才有想買低成本設備的顧客,已開發國家同樣會有。
就像這樣,源自新興國家、開發中國家的創新,稱之為「逆向創新」。
其實,前面提過的奇異健康照護公司,並不是打從一開始就循逆向創新的機制操作。原本奇異健康照護是打算把在已開發國家銷售的主力商品,也就是高級超音波診斷設備拿到中國銷售,但進行得並不順利。後來他們深入了解中國當地(尤其是鄉間村落,而不是都會區)的需求之後,才以「當地使用者買得起的超低價格」,成功打造出「與已開發國家截然不同的商品」,即使是在鄉村進行醫療活動,運用上也很方便。
近年來,針對已開發國家和新興國家、開發中國家的不同需求,進行新產品研發的必要性與日俱增,使得逆向創新備受矚目。此外,逆向創新有助於讓多國籍企業擺脫「在已開發國家的需求」等「常識」的囿限,開創出革命性產品概念的特性,也很受到關注。
MEMO:「全球在地化」(glocalization)是結合「全球化」(globalization)和「在地化」(localization,因地制宜),所創造出來的一個混合詞。逆向創新和全球在地化有時容易混淆。不過,就「起始點」而言,逆向創新始於新興國家、開發中國家,可說是與全球在地化截然不同的概念。
案例1:P&G
消費財製造商P&G旗下的刮鬍刀品牌「吉列」(Gillette),是在歐美市場擁有高市占率的優質商品。當年P&G進軍印度時,選擇用「鋒速3」(mach 3)這個中低價位的產品,調整包裝設計後推出,孰料未獲印度男士的青睞,市占率遲遲不見起色。
P&G為了調查箇中原因,到當地進行了一番縝密的市場調查,找出了「印度男士刮鬍子的方法,和歐美男士不同」這個結論。原來印度男士以往會坐在地上,打一小盆水,在微光中看著隨身鏡,用兩片刀刃的刮鬍刀刮鬍子。P&G 發現,這種刮鬍方式,讓印度男士臉上的刮鬍傷痕成了家常便飯。
整理出這些調查結果之後,P&G根據當地的狀況,開發出符合以下條件的產品:
● 中階性能
● 不需沖水清洗
● 不易刮傷的構造
● 低成本(平價)
產品選擇在當地生產,並以售價15盧比(約0.3美元)的刮鬍刀,搭配5 盧比(約0.1美元)的替換刀片投入市場。這個價格,還不到已開發國家正常售價的3%。
此外,P&G 還擬出了一套在地觀點的流通、促銷策略,包括以當地的獨立商店為銷售通路,請印度電影明星拍攝廣告代言等。這樣操作的結果,讓吉列在印度刮鬍刀市場的市占率突破了5成。
案例2:驪住
驪住(LIXIL)銷售的主要產品,是住宅或大樓的衛浴、流理台和建材,目前致力於透過供應自家產品,解決全球的公共衛生問題。
例如驪住所銷售的「SaTo」(Safe Toilet),就是考量肯亞等農村地區的現況,所開發出來的簡易廁所。SaTo 是可以低成本,低用水量導入、運用的設備,驪住的目標,是希望能讓它在新興國家、開發中國家普及。
為此,驪住在內部建置了一個專責發展SaTo事業的組織。此外,他們也希望能推廣毋需用水,就能讓排洩物資源循環的綠色廁所系統(green toilet system)等。
這些產品不僅可在新興國家、已開發國家使用,也可望運用在先進國家的災區或缺水地區等地。
逆向創新的成立條件
逆向創新要成立,除了要具備「跨國發展的企業」這個前提條件之外,還要滿足以下2 個條件:
(1)依當地市場需求進行產品研發、事業發展
如上述的案例所見,企業要深入了解在地市場需求,打破在已開發國家發展事業的常識框架,而不是把根據已開發國家消費者需求所開發的產品做成平價版,移植到新興國家、開發中國家去。
以P&G為例,他們在研發印度市場用的刮鬍刀時,在當地以民族誌調查法(ethnography,文化人類學的調查手法)為基礎,進行質化市場調查,並從零開始重新定義了當地消費者的需求。此外,在流通、促銷方案上,也運用了不同於已開發國家的手法。
(2)將事業發展的權限授權給當地團隊、專責團隊或人才
想實現逆向創新,就必須要有一些不同於現有事業的產品研發和事業發展。有時候,逆向創新可能會與自家公司現有事業的產品互相競食。例如奇異健康照護在已開發國家銷售到超低價格產品,就會和他們更早之前在同一個市場推出的中高價位產品打對台。
這時企業需要做的,是把在新興國家、開發中國家的事業發展,與現有事業切割,並授權給當地的團隊或專責團隊處理。例如驪住在發展SaTo時,就設置了專責的部門;P&G用於市場調查方面的人才,想必也是能抱持不同於現有事業觀點的專業人才;而在奇異健康照護的案例當中,則是把他們在中國的產品研發、事業發展,都充分授權給了經驗豐富的專案負責人。
逆向創新的陷阱
逆向創新常會遇到的誤解,就是企業只聚焦在它低價和功能減少的面向上。要成功在國外市場創新,其實價格低或功能少,都不是必要條件。
重要的是要依當地需求和問題,進行產品研發。例如印度塔塔汽車(Tata Motors)在2009年時,以售價約20萬日幣的超低價格,推出了超小型車款「納努」(Nano)。一款以在印度市場普及為目標的汽車,究竟能不能席捲歐美等市場,當時受到相當高的關注。然而,如今已是2020年,納努不僅沒有普及,甚至還有人預估它會停產。由此可知,功能降階的平價版商品,並不一定是逆向創新的成功法則。
再者,「只聚焦產品研發」也是一個陷阱。要在國外市場推動逆向創新,實際上還需要與流通業者、供應商等相關業者合作。因此企業需要的,不是只有產品的設計,而是要有設計整套商業模式的觀念。
還有,把在新興國家、開發中國家引起逆向創新的產品,拿到已開發國家銷售時,可能會面臨與現有產品自相競食的風險,和與已開發國家消費者需求不符的問題。
套用前請先釐清以下問題
是否充分了解當地市場,並滿足市場需求?
在當地有無負責產品研發、事業發展的專職部門與人才?
在當地有無產品研發、事業發展上的夥伴?
是否已評估過逆流回已開發國家的方法,和與已開發國家產品競食的問題?
作者介紹
根來龍之(Negoro Tatsuyuki):早稻田大學商學院教授。京都大學哲學系、慶應義塾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畢業,曾於鋼鐵大廠、文教大學等任職,並自2001年起擔任現職。歷任早稻田資訊策略研究所長、早稻田經營管理研究所長、經營資訊學會長、國際CIO學會副會長、CRM協議會副理事長、英國赫爾大學及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客座研究員。著有《數位策略講座》、《平台模式教科書》、《商業思考實驗》、《開創事業的邏輯》等書。除了於網路企業擔任顧問工作,及辦理企業數位化因應等課程,參與企業實務的同時,也建構相關理論,曾3度榮獲經營資訊學會論文獎等獎項肯定。
富樫佳織(Togashi Kaori):愛知淑德大學副教授。學習院大學法學院、早稻田大學商學研究所畢業,曾於NHK擔任導播、節目企畫,亦曾於WOWOW擔任製作人,2017年起轉任現職。電視台任職時期,曾獲高柳基金會第41屆科學節目高柳獎企畫獎、第2屆衛星放送協會原創節目獎轉播類最優秀節目獎,並以《Blueman Group connect to JP》入圍國際艾美獎最佳藝術節目。著有《連談判專家都讚嘆的6堂超溫暖說服課》。
足代訓史(Ajiro Satoshi):拓殖大學商學院副教授。早稻田大學商學院、早稻田商學研究所博士課程修畢。曾於日本綜合研究所擔任研究員、經營顧問等職,歷任早稻田大學商學院學術院助理教授、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加拿大)亞洲研究所客座副教授等職,並於2019年起改任現職。主要著作《從零開始讀懂創業》、《行動價值的社會系統》等。曾榮獲日本新創學會清成忠男獎,目前亦擔任大型企業、新創公司經營顧問與內訓講師。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商業周刊《商業模式大全:早稻田商學院教授,圖解63個世界級企業保證獲利模式》(原標題:創新的反向輸入 逆向創新)
責任編輯/郭家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