忌秒回信息
「秒回」已經被視為網路交流中的VIP待遇。但是,有些人一邊盼著對方秒回信息,一邊又故意拖上一會兒才回覆,這到底是為什麼?(延伸閱讀:已讀不回、或隔好久才回表示對方沒意思、不在乎?)
不確定性會提高獎賞的吸引力,這一現像被稱為獎賞不確定性(reward uncertainty)。
紐約大學的Eric Klinenberg教授說,如果讓實驗動物按動槓桿,每按一次都能得到食物,牠們按槓桿的頻率會逐漸下降;反之,如果降低提供食物的頻率,牠們就會積極地按動槓桿,這時牠們的多巴胺水平也會升高,這令它們感到興奮。
所以,如果將心上人的回覆視作一種獎賞,那麼等待他的回覆就是享受不確定性的過程。
「不確定性」的魅力到底有多大?
Klinenberg和Timothy Wilson、Daniel Gilbert (就是寫出《哈佛幸福課》那位大牛)共同進行了一項研究,讓女大學生們瀏覽四個男生的Facebook主頁,並告知這些男生已經看過她們的主頁,對她們(a.)有好感、(b.)沒感覺或是(c.)不確定。
他們發現,a組被試對男生們的好感度高於b組,而c組對男生們最有好感。也就是說,如果知道對方對自己有感覺,我們也傾向於喜歡他;但是如果無法確定對方對自己的感覺,我們會加倍地喜歡他。
回到發信息這件事上。多年後,你或許會忘記對方說過的情話,卻不會忘記等待時自己雀躍的心情。
不要挑挑揀揀
如果一個人想要脫單,我們常常會建議他擴大交友圈子,多認識不同的人。可是,選擇多了,就一定更容易找到合適的人嗎?
威斯康星大學進行了一項研究,被試們有的可以從24位候選人中選擇在線約會對象,有的只能在6位候選人當中選擇。一周之後,選擇更多的那組被試對約會對象更不滿意,也更希望重新選擇。
還有研究發現,選擇較多的時候,人們考慮每個選擇的時間更少,評估選項好壞的能力也下降了。
這樣的結果並不出人意料。著名心理學家Barry Schwartz認為,面對太多選擇的時候,我們會感到很有壓力,覺得應該做出一個「完美」的選擇;而一旦發現這個選項實際上沒那麼好,我們又會十分失望,後悔沒有選擇另一個「更好的」。
當然,如果相親app隨機給你分配一個人,告訴你這輩子就他了,你很可能也不願意。那多少個選項是比較合適的? Schwartz教授給出的區間是8到12。
所以,如果想脫單的話,就先定一個小目標:列一個8到12人的候選名單吧。
以上所有研究結論均不代表本人觀點,歡迎吐槽和反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