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時的街頭經驗,也影響了普京的政治理念。2015年10月,他對2014年迅雷不及掩耳軍事干預烏克蘭、兼併克里米亞,並轟炸敘利亞反政府叛軍做出解釋,「50年前的列寧格勒街頭教會我,如果沒辦法避免戰鬥,那打出第一拳的,一定要是我」。他說,去打敘利亞「恐怖份子」,好過等他們在俄國發動攻擊。
普京從不掩飾想恢復俄國榮光的企圖心,在西方人眼中,他強硬、自戀的形象鮮明,但不管西方怎麼看他、怎麼損他,以俄國標準來看,普京算是相對的自由派。英國「獨立報」(Independent)就說,普京自稱基督徒,卻總友善對待國內的猶太人、穆斯林等族群。
大權獨攬、卻受年輕世代歡迎
正因如此,「華盛頓郵報」認為,普京雖有KGB背景,卻風靡了俄國史上最和國際接軌的年輕世代;他大權獨攬,理應不受年輕人歡迎,但弔詭的是,讓他繼續獨裁治國的,正是這個「普京世代」。
「華盛頓郵報」還說,現今的俄國,網路大致開放、就業市場開放、邊界開放,許多人把國營電視台的內容斥為宣傳手法,卻會不由自主地重複相同論調:俄國需要普京來因應美國侵略。民心害怕回到蘇聯垮台後危機四伏的1990年代,而似乎正是那段過去,造就了擁護「俄國需要普京」論調的「普京世代」。
20歲的新聞科系女大生馬梅(Yekaterina Mamay)就說,她知道俄國媒體不自由,但還是打算投給普京,「俄國人需要的,是像沙皇那樣強大的政治人物」。
18歲青年創業家夏普洛夫(Dmitry Shaburov)也說,他知道俄國給人民的自由比西方國家給得少,普京可能和這有點關係,但他寧願去看自己擁有哪些自由,例如可以創業和出國等等:「改變可能搞垮國家,如果我們回頭看看過去,就會知道繼續現在這樣比較好。」
俄羅斯高等經濟大學政治研究實驗室(Laboratoryfor Politics Studies at Moscow's Higher Schoolof Economics)的研究人員表示,這就是「普京世代」的思維,也就是過去比現在糟糕得多,而且還可能再一次變得更糟。這種「現在已經進步很多,憂心未來」的想法,讓維持現狀更具吸引力,而對俄羅斯人來說,「現狀」的化身,就是普京。
責任編輯/陳憶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