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同學取「細菌」當綽號,因領賠償金遭勒索、霸凌…311後這些孩子體會到最殘酷人性

2018-03-28 15:17

? 人氣

和伊藤浩志一樣,佐藤仁也對核災導致社會斷裂的探究,表現出捨我其誰的氣概。他因經常外出採訪,結識許多市井小民,因而認知到隱藏在福島社會底層問題的「根很深」,「我們下個月的專題就是談災民的歸返困難。」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政經東北》雜誌在二○一七年五月號,訪談了福島縣縣長內堀雅雄。透過訪談,試圖從行政指導的立場,了解縣政府復興福島的具體做法。

與佐藤仁約在雜誌社見面。辦公樓是兩層建築,一樓會客室牆上掛了一幅書法「正道」,反映了這本在一九七三年創刊的地方雜誌的精神。「連結東北和中央、個性十足的政治經濟雜誌」是其理念,目前發行量一萬五千本,震災後,廣告沒變少。

四十五歲的佐藤有三個孩子,最大的十五歲,讀中學,很自然的話題轉到教育。他提及核災同時帶來教育的斷裂「霸凌」。這是一種心靈層面的斷裂,而心靈復健艱困漫長。

霸凌不是福島只有的問題。根據日本警察廳資料,二○一六年,日本因霸凌自殺的小學、中學、高中生合計三百二十人,而且毫無改善的趨勢。在三一一受災區,霸凌變本加厲,青少年和成人都深受其害,讓日本社會與福島重建蒙上另一道陰影

福島的核災避難難民,不由得讓人聯想因戰爭而流離失所的移民難民。二○一七年歲末,羅馬天主教教宗方濟各發表耶誕文告:「危險伴隨著離開家鄉的人」,呼籲世人敞開胸懷接納移民,切忌透過拒絕來強大自己。

受邀在《朝日新聞》為阻止霸凌發言的僧侶作家玄侑宗久指出,「團體比個人重要」的單一社會價值觀,助長了霸凌的風氣

「日本是一個凸出的樁子會挨打,過於要求同調的社會。這是霸凌的根源。」福島縣立雙葉學園未來高中校長丹野純一坦承。丹野校長出身教育世家,深諳積習已久文化的黑暗面。雙葉學園於二○一五年合併了五所學校後重新開校,是文部科學省指定的「全球創造型教育示範」學校,學生有四百二十人,百分之八十出身雙葉郡。學校位於雙葉郡廣野町,曾是緊急時避難指示解除準備區,於半年後解除。

霸凌事件極難掌握,除非孩子自己申告或學校教師因做家庭訪問獲知,不若拒絕上學,能透過出缺席紀錄得知。特別是到了外縣市的孩子人生地不熟,更增加舉報的困難。一個高中女生因為避難換了五所學校,作業、教科書被撕破是常事,塗鴉牆上寫著「滾回去!」不僅在外地,就連在縣內也可能因地區不同而被欺凌。

三一一發生時,這群高中生都還只是小學生,處於感受性強烈的年齡。經驗了大自然的殘酷和人為的無情,在心靈留下的創傷非短時間能療癒。雙葉學園開學時,曾透過繪圖做心理測驗,結果發現,「很多孩子們畫的樹木,都浮懸在半空中。」丹野指出,這是內在缺乏安全感的表現。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