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試談到期望薪資待遇的時候,會出現兩種人:一種是開價高於他的能力與職位;一種是謙卑再謙卑,明明應徵正職卻願意拿工讀生的薪資。這兩種類型的人,共同點是,沒認清自己。
獅子大開口的,不多解釋。自我價值感低落的,我遇過。
那時我帶領新聞台的政治新聞中心,需要一位助理文字記者,我們稱為「在家記者」,這份工作主要是待在辦公室裡,接收文字記者在外面採訪傳輸回來的畫面與訪問,當文字記者因路程遙遠或時間緊迫來不及做新聞時,助理文字記者就在辦公室內,寫稿過音處理新聞,這份工作通常不需要出去採訪,因此稱為「在家」記者。
在家記者因無須出門採訪,錄取的要求條件(入行門檻),比正式的文字記者低,薪資也因此較低。我從上百封的履歷中,挑選了幾個人來面試,其中一位讓我印象深刻。
這個女孩北一女畢業考取第一志願 — 政大新聞系,大學畢業後又考上台大新聞研究所,從履歷表的學歷欄看來,她是求學路上的「勝利組」。她的應徵資料裡,有大學時期的參賽得獎作品及實習時的新聞寫作報導。
台大研究所剛畢業的她,以論件計酬的方式,幫一些網站採訪及製作影片,我看了她的作品,認為她有能力勝任在家記者的工作,於是找她面試。
她本人的樣子比履歷表上的照片好看太多了,事實是,當我走進會議室看到她的第一眼,我就認為,有朝一日她可以成為主播,因為她的五官非常上鏡。
面試回答問題口條好,她就是最好的人選了。當我問她期望的薪資待遇時,她回:「只要能錄取我,給我每月22K,我都接受!」聽到這個回答,本來毫無懸念想錄取她的我,瞬間遲疑了。
我可以感受到她想要這份工作的迫切渴望,但把自己壓得這麼低,這可不是一個記者該有的態度。
我問她:「妳為什麼覺得自己「只」值22K?我本來想錄取妳的,但是聽到妳的自我價值感這麼低,我擔心妳成不了一個好記者。」
她解釋,怕要求薪資高了,像是超過三萬元,會失去工作機會,「只要能進這家新聞台當記者,我願意領低薪。」根據公司當時給我的預算,在家記者的月薪,落在新台幣28,000到33,000元的區間。
我沒有錄取她。
最後拿到這份工作的,是跟她資經歷差不多的大學同班同學,錄取者告訴我:「以我的能力還有我能提供給公司的產值,我希望月薪至少32,000元。我相信我值得這個數字!」我給她的薪資是33,000元,預算的最上限。
為什麼要給到最上限?我不希望她來工作以後覺得委屈,做沒幾個月就離職,給她好的薪資,希望她好好扎根學習,盡快在一年的時間裡,具備正式文字記者的能力,讓政治新聞中心多一名生力軍。
公司既然有預算也付得起薪資,應徵者為什麼要把自己壓得這麼低?自我價值感低的人,就算以低薪策略取得工作機會,在組織裡,也做不長久。
薪資是比較出來的。所有的不爽,都是在得知自己薪資不如人,卻做得沒比別人少、也做得沒比別人差的情況下發生的。覺得委屈了,就做不久了。即使當時抱持的想法是:只要能擠進這個夢想中的公司,就算要我當義工,也甘願;可是當時間久了,夢想中的公司不再夢幻了,妳會懊惱,當時面試時為什麼那麼卑微,把自己搞得這麼廉價。
「慣老闆」給員工低薪是一回事;但如果是應徵者自我價值感低落,在面試談薪資時,主動把自己弄低薪了,就不能怪公司欺負壓榨你。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莎莉夫人的工作生活札記。
責任編輯/焦家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