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得只剩下錢」,常用來形容雖然物質生活富裕,但心靈空虛、內心貧乏的有錢人。其實,金錢只是財富其中一個面向,要知道「知識就是力量」、「書中自有黃金屋」,知識也是一種看不見,卻能提升自我價值的財富。只要內心富足,雖然口袋沒幾分錢,但內心充滿希望與能量,這種財富能夠源源不絕地幫助你克服萬難。
1.「見錢眼開」造成偏差的價值觀
大多數人都不敢談錢,深怕被人說見錢眼開、只會炫富,但私下卻會盤算哪一份工作的薪水比較高、誰賺的錢比較多。內心想要賺很多錢成為「好野人」;表面上又要裝得兩袖清風,怕變成別人口中只在乎錢的勢利鬼。這種內心糾結,就在於你對金錢價值有錯誤認知。
其實,金錢只是一種工具,讓你可以維持生活基本所需,只要運用得宜,還能幫助你實現人生夢想,所以我們追求的是金錢帶給我們的價值。錢之於你,就像你之於工作;當你的工作價值越高,你所獲得的薪資回報就越多。相反地,如果你不提升自身能力,只會一昧地談錢、追逐金錢,這時散發出銅臭味就會讓人受不了。
一般上班族每天盡心盡力、任勞任怨,除了希望完成工作任務外,更期待獲取較好的職位、更好的薪資待遇。有些同事會自願申請外派,希望趁年輕時能有好的發展,賺取更多的薪水。有了好的經濟基礎,就能提供家人好的生活品質,實現自己的生活願望。金錢帶給我們的價值,是未來的希望和夢想的實現。
有些人會說:「我小時候生活太窮困,長大後才會變得只向『錢』靠攏。」如果貧窮能夠激發你的上進心,讓你努力創造自己的事業、金錢財富,是值得他人敬重的。但如果只是把窮困當成一種藉口,期待別人能體諒你、幫助你,為你帶進更多金錢可供揮霍,就會淪為拜金。
幾年前,我決定和一位好姊妹斷絕往來,因為她對錢的扭曲觀念,讓我感到非常不舒服。她以為有了錢,買了名牌,就可以讓自己躋身上流社會;以為有了錢,就可以攀附權貴,好比龍袍加身。事實上,過度崇尚名牌的心理,反而顯露出她的空虛和學識不足。
2.內心不夠強大的宿命論者
在成功者身上,可以看見許多致勝因素,其中一項特質就是「內心強大」。心理狀態會影響人的思維、行為模式,好的發展更會激發鬥志,進而促發外在行動力。「窮而不認命」這句話,提醒我們要由內而外修煉,不抱怨、不迷信宿命論;更別認為自己是個窮人,就產生自卑、負面想法。
「多而虛」是因為心靈匱乏而拼命追逐,當你發現再多錢也無法填補你的夢想時,匱乏感會越來越深。德國思想家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曾經說過:「如果你失去金錢,失之甚少;如果你失去朋友,你將失去甚多;如果你失去勇氣,你將失去一切。」英國小說家菲爾丁(Henry Fielding)則說:「如果你把錢當作上帝,它會像魔鬼一樣折磨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