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不打罵孩子,為何他仍不願跟我聊天?台灣家長最常回應孩子的方式,讓他們心碎滿地

2018-05-04 14:53

? 人氣

我們可以從非語言表達裡直接觀察到初始情緒,如臉部表情、眼神溝通、聲調、肢體動作、態度、回應時機和語氣強度。初始情緒有連結,互動才能產生共鳴、溝通才會融洽!遺憾的是,我們常常把「情緒化」想成只在表達類別情緒,卻忽略了連結到更重要的初始情緒。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如果雙方的心理狀態一致,彼此的情緒就會產生共鳴,讓每個人都「感同身受」。這種一致和連結上的共鳴,讓家長與孩子的溝通更和諧、融洽。

情緒種類

01
(示意圖/野人提供)

作者│丹尼爾.席格(Daniel J. Siegel, M.D.)

畢業於哈佛醫學院,多年來深入研究大腦神經科學、心理治療與兒童發展等領域。目前於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醫學院擔任臨床精神醫學教授、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正念認知研究中心」主任,以及席格博士本人親自主持的「第七感研究中心」(Mindsight Institute)執行長。近年來於世界各地參與研討座談並主持工作坊,也受邀至Google、Blue Man等國際企業演講,分享第七感的研究心得,深受專業人士與一般社會大眾歡迎。

瑪麗‧哈柴爾(Mary Hartzell, M.ED.)

UCLA幼教與心理學碩士,長達40年的幼教經驗,是幼兒發展專家及親職專家,也是加州聖塔莫尼卡一家幼稚園的負責人,經常舉辦親職講座。

本文經授權轉自野人《不是孩子不乖,是父母不懂!:腦神經權威×兒童心理專家教你早該知道的教養大真相!》
責任編輯/陳憶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