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不打罵孩子,為何他仍不願跟我聊天?台灣家長最常回應孩子的方式,讓他們心碎滿地

2018-05-04 14:53

? 人氣

父母都希望和孩子保持充滿愛、持久且有意義的關係。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如果父母能進行情感方面的溝通,會讓孩子在生活中發展出充滿活力、同理心的特質,這些特質對孩子和他人形成親密關係來說非常重要。撫育關係牽涉到分享和感染正面的情緒,以及撫慰和減少負面情緒

不妨設想一下:

妳的孩子在後院裡收集了一瓶子色彩鮮豔的甲蟲,興奮地拿進屋子裡,說:「媽媽,妳看我抓到了什麼,牠們漂亮嗎?」而妳想到的卻是:這些小蟲可能會在屋裡到處爬。

「把這些討厭的傢伙馬上拿開。」妳嚴厲地說。

孩子抗議地說:「但是媽媽都沒看一眼,牠們的翅膀閃著綠色光澤耶。」

妳快速地瞥了瓶子一眼,拉著孩子的手走到門口,提醒他:「昆蟲生活在野外,牠們要待在外面。」

在上述情形裡,孩子錯失了一次情感交流經驗。他的喜悅和樂趣沒有「分享」的管道,他也可能會對這次經驗的意義和作用感到困惑。他對自己的發現感覺「良好」也很興奮,走進屋裡想與母親分享。

然而,母親的反應卻像是在說,孩子是「不好」的。

父母應該分享孩子的喜悅和發現。這並不是要我們和昆蟲生活在同一個屋簷下,而是在表現出我們的反應之前,要先和孩子內在的情緒感受趨向一致或者產生共鳴。貼近孩子的情緒,意味著我們要站在孩子的角度,以包容和接受的態度看著孩子拿給我們看的東西。其實,你可以驚訝又熱情地說:

「讓我看看,哇!是色彩鮮豔的小甲蟲,是嗎?謝謝你拿給我看。你在哪兒抓到的?我認為牠們生活在野外會更好喔!」

這樣做不僅可以拉近媽媽和孩子的距離,也會讓孩子覺得媽媽重視他的想法和情感,而產生強烈的自我認同。如果父母和孩子的情緒產生共鳴,孩子的自我感受就會「良好」。

情緒常被認為是一系列的感覺,我們能在自己和他人身上感受到,而且能夠用一些詞語來標記它們,比如悲傷、生氣、恐懼、高興、驚訝、厭惡或羞愧。這些情緒普遍存在於世界上不同文化的族群中,然而這些易於分類的情緒,只是「情緒」在人類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其中一個面向。

然而,比上述類別情緒更為基本的是「初始情緒」(primary emotion),才是大腦發動評價「好壞」的第一個訊號!

首先,大腦對內在或外在訊號產生一初始的警示性反應,使注意力集中。此一初始的警示性反應基本上是要告訴我們「注意!這很重要!」;接著,大腦會去評估這個初始的警示性反應是「好」還是「壞」。

孩子在回答我們他們的感受時,常常回應「好」或「壞」,或者「還OK」,父母多半不能接受這種一語帶過的回應,但事實上,這種回應是孩子處理初始情緒的直接表現。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