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昨(23日)凌晨1點41分花蓮縣發生芮氏規模6.6的地震,全台有感!連同主震在內,花東地區自昨日開始陸陸續續發生150多起餘震,讓不少居民都相當害怕。對於有學者認為近年內可能將會出現規模達8以上的強震,氣象局前地震測報中心主任郭鎧紋也出面回應。
氣象局指出,此次花蓮6.6地震原因是歐亞板塊與菲律賓板塊擠壓導致,未來恐還會發生規模8以上的強震。對此,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前主任郭鎧紋則認為,地震週期不固定,不像太陽潮汐能計算,性質比較像似颱風,只能夠用颱風間隔來推算出下一個颱風的大該時間點。
根據中央氣象局統計資料,台灣平均每年發生規模6以上地震約2至3個,但今年至今已發生3次,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主任陳國昌表示,3天內有可能還會出現5以上餘震,預告目前全世界都已慢慢進入「地震活躍期」。
此外,中央大學地震災害鏈風險管理中心研究員李錫堤也指出,要特別注意東部外海的「海溝型地震」,一但錯動到海床,地震規模就會達8以上,且活躍期的歷程長達40年,提醒台灣要做好耐震準備,尤其是建築方面。
不少學者認為,從歷史經驗來看「海溝型地震」一定會發生,只是早晚問題,但對於是否真的進入活躍期,根據《TVBS新聞網》報導,不少專家持態度保留,郭鎧紋認為,地質板塊複雜,參照的標準不能以單一規模、次數就下定論。他指出,地震週期不固定,不像太陽潮汐能計算,「地震比較像颱風,用兩個颱風間隔推算下一個颱風,我相信老百姓不會相信這種說法。」
責任編輯/焦家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