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FA也正在跨足醫療保健領域。關鍵字是數據雲端(datacloud)。今天你去醫院時要先填寫問診單,接下來才會開始接受檢查。但其實有很多資訊(數據)不必在每次去醫院時以手寫的方式更新。
例如,AppleWatch這時候就能發揮很大的作用。使用者可以將平日定期測量的重要資訊記錄在iPhone,去醫院的時候,只要把iPhone跟醫院的設備做連接就完成了。
這樣不僅節省時間,還可以減少記錯的風險。畢竟只要是人就容易出現記憶出錯的情況。此外透過管理累積下來的數據,便可以即時、準確地確認過去的就醫紀錄、病史和用藥情況。
谷歌已經公開宣佈跨足醫療保健領域,但蘋果公司不同,他們對自家的醫療領域相關事業守口如瓶。接下來雖然只是個人猜測,但我認為蘋果公司考慮到了上述未來的可能性,所以才致力於開發AppleWatch。
從AppleWatch第4代開始,支援心電圖及心跳數測量功能。AppleWatch第6代開始更追加了可以測量血氧濃度的功能,並取得了醫療器材的許可。而AppleWatch測量血氧的功能,也有助於新冠疫情期間患者監測自身的身體狀況。2020年9月,AppleWatch也取得了日本的醫療器材許可證。這意味著蘋果公司積極拓展日本醫療市場的野心。
至於谷歌也不甘示弱,他們宣布將於2019年秋季收購一家名為Fitbit的公司,該公司正在開發一款類似AppleWatch的穿戴式裝置。谷歌正在推動一項名為「Google健康」(GoogleHealth)的服務,像AppleWatch一樣測量生命徵象23(vitalsigns),並利用獲得的數據來促進健康。未來每個人都將戴著穿戴式裝置,如AppleWatch或Fitbit。從這些裝置中獲得的健康數據將被用於提供醫療保健服務。這就是即將到來的未來。
穿戴式裝置還有其他優點,像是使用者可以不斷監測自己的健康狀況,健康狀況不佳的人將開始自發性地運動。這股趨勢之下人們也會更加關心自身健康,例如重新審視自己的飲食習慣等等。
未來的醫療保健型態,對與醫療產業關係密切的保險業來說也是一個好消息。保險業擔心人們會因為有了保險,而疏於注意自身健康,最後造成生病的結果。隨著這類人的增加,保費也會變得更高。就這點來看,蘋果公司和谷歌的醫療相關服務對保險業來說有很大的幫助。因此我認為未來保險公司有可能將這些穿戴式裝置免費贈送給客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