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我們常用的Google翻譯,背後使用了Tensorflow AI技術,理應用專利保護,建造巴菲特所謂的「護城河」,但Google卻把它開放給其他人使用。這牽涉到一種商業模式:開放原始碼。
所謂的「開放原始碼」,就是把原始碼(電腦的程式碼)向一般大眾公開,再藉由不特定多數的熱心開發者之力,開發程式、軟體的手法。透過開放原始碼所開發出來的軟體,我們稱之為開源軟體(Open Source Software,簡稱OSS)。
軟體的原始碼是技術與專業知識的結晶,因此絕大多數企業都會祕而不宣,妥善收存。例如Apple 的軟體程式碼,很多迄今都還沒有公開(iOS和macOS的部分原始碼已公開)。
而開源軟體絕大多數都能免費使用,也能改寫程式、重製散佈。因此,它們得以藉熱心開發者之手,日益改善精進。其中較具代表性的案例,包括Linux和安卓等作業系統,火狐(firefox)瀏覽器,以及程式語言的Ruby和Python等,類型相當廣泛。
乍看之下,免費公開原始碼似乎對企業沒有好處可言,但透過開放原始碼,吸引外部開發者參與研發,可帶來以下這些好處:
● 可根據使用者需求,進行軟體開發或改善功能。
● 企業可跨足到原本非專業的領域。
● 開源軟體使用方面的使用者支援,可為企業帶來收益。
綜上所述,對企業而言,開放原始碼的運用,其實也有各種好處和意義。而那些資金不充裕,或缺乏開發能力的使用者與企業,可運用開源軟體來建置系統,避免被特定的商用軟體綁架。就社會整體的觀點而言,開放原始碼的確也有其存在的意義。
MEMO:社會上其實還有一些可以免費、無償使用的「自由軟體」(free software),但需特別注意它和開源軟體之間的差異。自由軟體的原始碼並不見得一定是開放的,而且除了基本功能之外,有時自由軟體也會收費。
案例1:Linux
Linux是電腦的作業系統,也是開源軟體極具代表性的案例之一。Linux由林納斯.托瓦茲(Linus Benedict Torvalds)開發,並於1991年發表。原本開發的初衷,是要把它當作像Windows或macOS那樣的個人電腦作業系統來使用,如今它已被運用在各種系統上,主要包括伺服器或超級電腦的作業系統,還有搭載在行動電話和電視等裝置上的系統等。
Linux幾乎所有版本都可免費使用,甚至也可做商業使用,故使用者可依個人使用目的,輕鬆進行客製化調整,在全球開發者之間已相當普及。截至目前為止,已有逾1,500家企業,15,000位開發者參與過Linux的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