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沒打算提本週的指定閱讀。她繼續說:
「我一畢業就會背負五萬英鎊的學貸。帶著一個音樂的學位,找不到音樂相關的工作,或許其他工作也是。在我一年可以賺一萬鎊前,我不需要付就學貸款。我覺得我永遠都不會付得起貸款…… 」
也許是披頭四的歷史過於輝煌,甚至刺眼;也許是這個時代的氣氛太不安,在這難得陽光滿地的國家裡,對表演充滿熱情的學生睜不開眼睛,也看不到未來的可能。生長於日不落國的二十世代,對於經濟成長和進步的想像似乎幾近搖搖欲墜的邊緣,再走一步就是墜落或崩壞。這個時代。
這樣的沮喪頹敗氛圍,並不侷限於年輕的學生藝術家。有一次,工作穩定、收入相對優渥的醫師朋友,一邊開著車穿越Mersey tunnels,前往城市的另一頭,一邊喃喃自語:
「我最近在看一本關於中國經濟的書,在那個抽屜裡,妳可以翻一翻……我有時很訝異,半個地球以外,人們信仰市場經濟和消費主義,覺得那有機會帶來一個大多數人幸福的社會……然而西方社會對這一切充滿懷疑,希望已經幻滅……啊,等下要到收費站了,妳有沒有銅板啊?」
多麼希望解決這些困惑,也能像找到一枚銅板一樣簡單。人們大多數時候不知道相信的事物會帶領我們走向何方,在經驗裡嘗試著、想像著、期盼著出口處會是一片明媚。穿越隧道的經驗成為一則充滿諷刺的寓言,而隧道那頭閃爍的光告訴我們:還是有出口、未來一定會來,只是有點難以預期罷了。下車前我留了一張CD在朋友車上。我不確定,是不是半個地球外的年輕人,對於生活與未來種種也心有戚戚焉;我忘了告訴他其中一首歌,能成為我們這隧道旅程的主題曲,彷彿可以收錄進「人類社會」這部史詩電影的原聲帶裡:
這就是所謂不斷進步最後的下場
習慣壞了就換了新的而現在沒了
自我毀滅原來才是我們擅長的
誰才是落後終於說不出口啦
- <荒蕪>,Hello Nico
我想到那位即將背著五萬鎊學生貸款離開校園的女生:在西方文化下成長、接受高等教育、也許在人生的前二十年不曾經歷匱乏、才華洋溢的她,面臨的是對於「進步」充滿懷疑的時代。指導教授的名作<利物浦的搖滾文化>4躺在我桌前,伴隨我好多個思索閱讀的夜晚,書中形容着失業率高的社會、青年人的逃避主義和寄情音樂,如何型塑了利物浦的音樂場景,生動深刻的文字,訴說着這城音樂產製(Music-making) 和經濟社會發展的牽絆,雖然是二十多年前的著作,我的生活經驗卻一再地告訴我,這是真的。
「音樂場景」太抽象。形容這個世代要用什麼修辭呢?面對一個頹喪的時代,我多希望能夠透過一小時的討論,找到一個精確的詞彙、一個誠懇的解答。而不只是草率的「其實你們也可以考慮搬到別的城市或者國家啊?」
下課前,女生一邊收拾東西,一邊說著: 「C,那妳來自於哪裡?……臺灣?我們這堂課政治與音樂的單元裡有討論過……是有另一個名字Republic of China嗎?」 我說:「簡單來說是啦。」 「那我想要搬去那裡。」
文/洞見國際事務評論網作者 CL (利物浦大學音樂學院博士生)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洞見國際事務評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