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我們都期望投資有利潤,可是利用「減少成本」會有一定的限度,所以最大的期待,應放在增加營業額上。營業槓桿效應高,代表某單位的營業額上升時,增加的營業利益大。若想要產生高營業槓桿效應,需要有高貢獻率(contribution rate)。貢獻利益是指在無追加固定成本支出的假設之下,所計算出的收益。偶爾我們會搞混變動成本、直接成本和間接成本。變動成本與固定成本是包含直接成本和間接成本的聯集概念,例如:生產上需直接付出的成本,屬變動成 本,但變動成本中的生產人工成本不一定是直接成本,因為如果特定生產人力同時生產各種品項,即非直接性投入特定商品,就非直接成本。另外,若生產量不足而造成生產人力在上班時出現空閒,即使提高生產量,生產人力的薪水,實際上可能並未增加。假設全部的生產人力皆達最大的生產能力,變動成本將趨近於直接成本。營業利益扣掉固定成本等於貢獻利益,貢獻利益除以間接變動成本等於限定利益。
營業槓桿效應 = 營業利益增加率 ÷ 營業額增加率
貢獻率 = 貢獻利益 ÷ 營業額 = (營業利益 - 固定成本) ÷ 營業額
= 在無固定成本增加的假設之下,相關營業額增量的營業利益增加
限定利益率 = 限定利益 ÷ 營業額
= (營業利益 - 固定成本 - 間接變動成本) ÷ 營業額
= 特定商品銷售的利潤率
以產出歌手的企劃公司為例,企劃公司的主收入依貢獻率由高至低排序為音源收入、專輯收入和演唱會收入。依工作過程的順序來說是先寫歌再錄音,這時的所有花費都是為了創造音源、專輯和演唱會等收入的必要性支出,可說是固定成本之一。製作完成的歌曲能以音源與專輯兩種形式販售,這時每賣一張專輯,就會產生光碟或隨身硬碟的耗材費、專輯封面製作費用,以及分售至專賣店或零售店時的流通費用,但音源僅需要上傳到串流網站即可。聽眾下載或串流播放時產生的收益,則不需要扣除什麼費用,大部分皆落入利潤。做為參考,記錄公司收入和支出的損益表是從上到下寫的,從最先產生的營業額到最後的純利潤,而純利潤是從營業額扣除成本後計算而來,所以放在最後。即使韓流風潮帶來的許多外國粉絲,也不會有什麼問題,因為不需額外開設國外的串流頻道,也不需要借用船運或航運寄送專輯,所以是非常好的商業模式。演唱會雖然華麗,但每次舉辦不僅要花大筆的租借場地費用、尋找活動公司負責門票販售與表演場控,還要支付樂隊、合唱與舞者的表演費用,剩下的利潤所剩無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