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鎖那天,員工上班時發現沒辦法在臉書上轉貼資訊。他們通報問題後,不斷刷新頁面看什麼時候才會恢復正常。Shona說:「我們是一家全國基督教慈善機構,分享貼文是為了幫助社區裡的弱勢群體。我們不是新聞機構,卻被捲進這場風波,令人失望。」
在臉書內部,有員工提出屏蔽政策不當,封鎖了太多明明不是新聞的內容。這名員工列出被不當屏蔽的專頁,並建議臉書主動找出這些專頁、進行修復,因為該政策已經損害公司商譽。員工也詢問:不當屏蔽的錯誤回報機制是什麼?
主管的回應是,這項政策的指導原則本來就是要「過度包含」(overinclusive),蒐集更多資訊以採取下一步行動。至於錯誤回報機制,主管表示,會先從錯得很明顯的專頁著手,例如政府專頁;其他,則需要求助外部法律諮詢。
這凸顯出,臉書並未對屏蔽敏感資訊做任何事前準備。臉書有一些相關工具,例如一套「白名單」,可以在執法行動中,讓一些重要用戶不受影響。但這次高層卻根本沒考慮用這些工具,顯然是故意的。
接著,臉書不僅沒停下腳步,還把演算法的「覆蓋50%澳洲用戶」擴大到100%。根據臉書內部郵件,屏蔽行動第一天,臉書就發現他們誤封了17000個專頁,其中2400個是政府或非營利組織。
2月23日,封鎖行動五天後,澳洲政府終於在法案上讓步。達成口頭協議後,臉書立刻手動恢復澳洲政府的粉絲專頁(只需要跑完三行程式碼即可完成)。
事情落幕後,祖克柏發訊息給團隊祝賀,說「雖然已經規劃很久了,但過去幾週真的很緊張」,還說臉書在澳洲已經取得最好的成果。
一年過去了,澳洲政府目前在評估這項法案的成效。臉書如今一年與13家新聞出版商簽協議。臉書和谷歌加起來,一年支付超過一億美元費用。
這個事件中,臉書多次跳過一般程序,強制推行屏蔽,背後是為了搶在法案通過前擋下立法。
平台對言論的侵犯已經屢見不鮮。不過,這份揭秘文件顯示,臉書遠比想像中更不擇手段,也成功在疫情期間,釀成一整個國家資訊傳遞、政策執行的混亂。
吹哨者組織Whistleblower Aid創辦人John Tye對臉書做出嚴厲指控:「這是犯罪陰謀事件,目的是為了獲得有價值的東西:有利的監管待遇」。我們可藉此推測,未來各國如果想透過類似法案制約巨頭的商業活動,反撲的力量連政府都難以招架。
加入VVIP會員請點此訂閱:風傳媒・華爾街日報VVIP,獨享全球最低優惠價,暢讀中英日文全版本之華爾街日報,洞悉國際政經最前沿。
責任編輯/林彥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