漸漸的,學生可以在發言時大方補充自己的看法,甚至勇敢陳述自己的想法,不盲目跟隨別人意見。
例如,在討論深澳電廠興建與否的議題時,一位學生表示,他無法現在做出抉擇,「我本來覺得環境保護很重要,應該反對,但現在覺得民生用電也很重要,無法做出抉擇,這很像問我『爸爸和兒子掉到水裡時要先救誰』一樣。」(文/陳培思)
◎衛道中學、曉明女中:品Ted跨界學—VS接軌未來
閱讀理解能力也包含了表達。衛道中學和曉明女中跨校開設「品Ted跨界學—VS接軌未來」課程,帶領學生學會「表達」。透過介紹討論的各項議題,不僅讓學生了解台中地區的「前世今生」、產業發展、風土民情,並從中學習如何清晰、簡易「表達」一件事情。
素養教學原則1:學生要發展出學習方法及策略
授課老師彭大慶指出,課程中包含分組、踏查、講座,期末有最終成果簡報。而跨校開課,是希望透過異質性,讓學生能有更多元的視野,激盪出更多火花。
課程著重讓學生建立邏輯思考歷程,清晰闡述自身的想法,並讓學生知道「想要說什麼?怎麼說?」才是表達的核心力量,而不只是忙著做精美的簡報檔案。焦點討論法(Objective, Reflective, Interpretive, Decisional)是好用的一種技巧。
素養教學原則2.屬情境脈絡化的學習
課程也融入了「台中學」,如學生自行選取台中景點做一首地景詩,讓其他人猜猜看是哪裡。彭大慶說明:「練習如何在詩裡擺入景點的重點特色,讓其他人一聽就知道在說哪裡,還要找到賣點說得吸引人、讓人有印象。」
彭大慶指出,如果不曾接觸,對各種現象、事物無感,根本不會想進一步了解,更別說思考了。因此,課程也安排了踏察,從台中火車站開始闖關、猜謎遊戲,讓學生實地感受與了解史、地變遷。其中包括到東協廣場探訪異國食物,有學生因而開始關懷移工生活,也提出了自己的感觸:「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但是我們對待移工卻看不到美麗。」
隨著課程進展,學生漸漸願意思考問題,主動了解,老師也不斷刪減課程內容,放慢步調。彭大慶指出:「如果沒有足夠時間,孩子的思考會變得侷促、不完整。當學習主動權回到孩子身上,就不需要再硬塞入很多知識量了。」(文/陳培思)
焦點討論法引導思考
Objective:先看懂基本資料,請學生在小組內討論:在這則廣告裡看到了些什麼?印象最深的部分是什麼?回憶廣告裡的內容。
Reflective:開始反思,看到這些內容有什麼感覺?抽出學生描述自己看廣告的感受,也讓彼此了解,不同人對於同一件事可能會有截然不同的感受。
Interpretive:試著詮釋問題,這個階段是去思考「為什麼?」不同性別觀看同一則廣告時,為何會有不一樣的想法?了解大家是用哪些不同的角度詮釋問題。
Decisional:產出自己的觀點 最後的部分是表達自己的想法。藉由播放TED女性主義的相關演說,讓學生觀摩別人如何展現自己的觀點,並透過簡潔有力的陳述吸引其他人聆聽。
文/王惠英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未來Family(原標題:閱讀素養 ─ 從訊息到意義,從閱讀到素養〉在閱讀中向未知前進)
責任編輯/陳憶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