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產去年防疫保單慘賠,為何其他保險公司還學不乖?資深業內主管點出背後原因

2022-06-07 07:50

? 人氣

曾擔任金管會保險局人壽保險商品審查委員的保險法專家劉北元認為,在疫情升溫及防疫政策變化下,保險公司面對經營困境會採取危機處理措施,但民眾看見的是保險公司大門一關就不做生意,或以各種理由讓民眾感到被刁難,「保險公司基於風險控管採取的應對措施若太粗糙,就會讓民眾失去信心」。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劉北元直言,當民眾對保險制度失去信心,任何呼籲都難擋民眾有先理賠先贏的心態,也因此即使先前金管會與產險公會不斷強調民眾有2年保險請求權時效,仍上演民眾擠爆醫院急診室要求開立診斷書的亂象。

產險陷信任危機 「晚理賠就吃虧」釀類擠兌亂象

盤點業者銷售概況,富邦產險承保約有231萬件,國泰產險自開賣以來賣了130萬件,不過因陸續到期,有效保單已降至80多萬件,新安東京海上產險約有84萬件等,上述業者多半是理賠重災區,富邦金控坦言,去年累計至今子公司富邦產險已理賠11億元。

理賠數不斷擴大,產險業今年營運表現恐一片慘淡,為避免難以對股東交代,產險公司甘冒得罪消費者風險,紛紛跳出來拒收重複投保件。

然而,比起財務危機,劉北元點出,先前民眾湧入醫院要求做PCR、申請醫生診斷書,就是害怕「晚理賠就吃虧」,要消除民眾一窩蜂的行為,保險公司面對的情況必須讓民眾理解,但當保險公司採取的危機處理措施讓民眾失去信任,就越難攔阻「類銀行擠兌」行為,保單亂象就難以終結。

事實上,這波「壓力山大」理賠潮,對於大型產險公司可能僅是皮肉傷,以富邦產險而言,截至今年首季淨值約423.15億元,母公司富邦金控本身淨值更是高達8940.16億元;國泰產險淨值雖僅145.73億元,但同樣有富爸爸國泰金控高達7669億元淨值。

至於非屬金控體系的新安產險淨值約112.6億元、和泰產險約72.47億元,若以承保件數80萬件、一件理賠5萬元推估,確診率20%將是80億元理賠壓力,屆時是否面臨增資考驗、大股東能否給力支持,均是外界關注焦點。

儘管產險業有苦難言,但危機處理不當引起廣大民怨是事實,銘傳大學金融科技學院副教授兼主任、消基會金融保險委員會召集委員林盟翔認為,保險公司應將保單承保契約條款、範圍、所收保費及預計賠付情形向消費者據實說明,消費者也應在保險契約訂定前充分明瞭保單內容,至少也要在爭議被報導時趕快重新審視保單,與保險公司確認有疑義的地方,才能確保自身權益。

面對民眾質疑保險公司「穩賺不賠、吃相難看」,林盟翔表示,民眾也需要理解,保險公司賺錢並沒有不對,在沒有違法的前提下,保險公司獲利同時也在確保公司承擔危險及給付保險金的穩健能力,若保險公司經營產生虧損,勢必會動搖危險承擔能力,對保戶權益產生影響。

正所謂千金難買早料到,即時控管風險本是業者應有責任與專業,林盟翔說,政策從清零到共存,與先前設計保單時已明顯不同,保險公司應即時評估是否會影響保單賠付,應對風險變化及早進行停賣或改版;對於保戶而言,最重要的更是保險公司面對爭議時能否積極公開說明並調整因應作為,避免讓消費者產生保險公司不願賠付、刁難程序等不良觀感。


責任編輯/林彥呈

喜歡這篇文章嗎?

作者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