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貧窮,你想像到的是什麼呢?是三餐吃不飽的小朋友、看不起醫生的病人、還是念不起書的勵志學童?造成貧窮的原因是政府還是個人的努力不夠?在討論如何建構更平等的社會、如何脫貧之前,需要理解「貧窮」在現代社會的本質是什麼。貧窮只是沒有錢嗎?事實上,據學者研究,貧窮不僅是經濟條件,還是一種社會性、心理性的生活狀態。
二○一九年,阿比吉特.巴納吉(Abhijit Banerjee)、埃絲特.迪弗洛(Esther Duflo)和邁克爾.克雷默(Michael Kremer)透過研究貧窮的本質,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他們在《窮人的經濟學:如何終結貧窮?》一書中,提出了眾多可能導致貧窮並「遺傳」給下一代的因素,例如:
●缺乏足夠盈餘與時間發展長期技能或投資
●缺乏儲蓄而傾向滿足短期慾望
●缺乏足夠資訊做出有益的判斷
●傾向於忽略生活中的風險
●缺乏承擔意外的能力
●無法獲得可靠的金融服務、信用體系與保險
總體而言,貧窮導致的狀態,會在經濟的匱乏之外,進一步創造出一個缺乏引導長期計畫的環境。心理學學者奇斯‧裴恩(Keith Payne)是不平等與歧視心理學的權威,他在《破梯效應》一書中提到環境如何改變人的本質與思考模式。他認為貧富真正的差距不在於金錢的數字,而在於自覺的「地位」,進而影響到人的行為。為什麼窮人坐監服刑、輟學、失業的機率比一般人多出好多倍呢?誠然,我們必須關注貧富差距下的巨大資源鴻溝,但裴恩提醒我們,窮人與富人最大的差別,在於「對未來的看法」。他從自身的經驗出發,說明從寫下讀書計畫,到為了成家存錢,甚至只是追求瘦身而訂下的減肥計畫,對窮人而言都很困難,其中背後原因為「活在當下」的心理陷阱。貧窮使人處於時時刻刻的緊張狀態以應對危機,並使人傾向於將資源投注於解決當下的困難/追求當下的滿足中,而失去長期規劃的能力。
從貧窮問題的多元性中,我們可以推導到協助脫貧也需要提供更加全面性的解決方案,而不僅是扁平的經濟援助或就業、就學扶助。不同國情中,針對貧窮議題也有許多不同面向的審思。
下面讓我們來看看不同國家所面臨的社會不平等課題,並思考臺灣的處境與可能的解方。
美國:不平等從童年開始
社會學者羅伯特.普特南(Robert D.Putnam)在《階級世代:窮小孩與富小孩的機會不平等》書中從自身的家鄉出發,以美國俄亥俄州柯林頓港(Port Clinton)為例,說明美國為何貧富差距會不斷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