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友軟體百百種,為何相親公司依舊屹立不搖?她曝2大關鍵優勢,網路根本無法取代

2022-06-25 07:00

? 人氣

即使有了交友軟體串起更多機會,尋找心儀伴侶依舊是一件不容易的事。(示意圖/取自pakutaso)

即使有了交友軟體串起更多機會,尋找心儀伴侶依舊是一件不容易的事。(示意圖/取自pakutaso)

現在有數不清交友軟體,註冊登入就意味在「找伴」這一點上持開放態度,讀過潛在對象的資料後送出訊息,對方如果也對你感興趣就會回覆,雙方開始通聯之後,接下來會怎麼發展就各憑本事了。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可能我屬性老派,對於在社群上公開曬出各種對話截圖一直不適應,不適應的第一層理由是交友是雙方的事情,與事件有關的兩個人通常不是公眾人物,公眾人物也未必要向大家清楚交代自己的私生活,有什麼糾紛需要司法解決的,快點蒐證報警上法院,請無關的鄉民來圍觀或公審究竟在圖些什麼呢?

第二層不適應,是這些真偽難分、隱蔽個資、不確定有沒有斷章取義的對話截圖常有「超級奇文共賞」屬性,會被網友瘋傳的自然是極品中的極品,網路世界的發言是真實世界人格的延伸,我真心納悶為什麼有人認為自己可以這樣講話、這樣做事、這樣對待別人?這樣會在感情或人際關係上受挫,也只是剛好而已。

網路交友的最心累處,傳統相親公司能解決?!

「線上交友很心累。」有在玩交友軟體的朋友們不約而同訴苦:「你不知道要傳多少訊息, 在一堆『安安』、『在幹嘛』、『吃過沒』的回覆裡面,才會遇到一個對話有誠意讓你想繼續聊下去的人,然後不知道要聊多久,才有辦法約出來見第一次面--你跟對方的行事曆可能永遠都對不起來,好不容易雙方擠出時間,到了約定的地點卻被放鴿子。」

上述的心累並不是少數人的感覺,在《Modern Romance》一書中有生動的描寫與社會統計資料。1940到1990年代,美國有四分之一的新婚夫妻是透過家人介紹結識,此時原生家庭的地緣關係影響很大,另有超過十分之一的新婚夫妻是透過鄰里與教會活動認識的;1990年代到2005年間,原生家庭與地緣關係的影響力大幅減弱,有四成的新婚夫妻是透過朋友介紹認識;2005年之後則是另一波大翻轉,三分之一的新婚夫妻是透過網路認識,這個比例仍在攀升,網路已經改變全人類的求偶行為。

今日單身者所享有的戀愛機會是人類史上最高峰,為什麼尋覓靈魂伴侶還是這麼辛苦?這未必是年齡的問題,可能是時代的問題,畢竟到了1980年代,「和真愛結婚」才成為先進國家的社會共識,比史上第一次實驗用電腦程式進行約會配對的1960年還晚。

於是我好奇,有這麼多交友軟體,為什麼傳統的實體相親公司沒有被取代?

許多傳統相親公司宣稱,他們會嚴格審查會員的身分資料,請他們提供身分證、就職證明、薪資單、稅籍資料或營利事業登記,多了這關第三方認證,比起交友軟體由個人自行填答多一層保障--但若現在出現一名高明的騙徒,無論是厲害的AI還是人類專家,都可能被唬弄過去。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