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顯示,有規律運動習慣的女性,比起不愛運動者,罹患乳癌的風險降低2~4成。女性每個禮拜多運動1小時,約可減少6%的乳癌機率。此外,就算已經罹患乳癌,身材穠纖合度的人,比身材肥胖的患者預後更好,復發機率也較低。
4. 未生育或太晚生育:生第一胎年齡超過30歲,乳癌風險增加
根據內政部最新資料顯示,去年台灣女性生育第一胎的平均年齡是30.6歲,比十年前提高了2.9歲。一般認為,從來沒有生過小孩,或者雖有生育,但是生第一胎的年齡在30歲之後,罹患乳癌的風險比較高。另一方面,不少研究顯示,哺餵母乳有助減少乳癌機率。
5. 荷爾蒙影響:濫用荷爾蒙藥物、深受環境荷爾蒙傷害
這裡所謂的荷爾蒙,包含荷爾蒙藥物與環境荷爾蒙,可能與乳癌的發生有關。部分論述指出,不當使用口服避孕藥是可能的危險因子,但其致癌的相對機率目前尚未完全確定,醫界對此的看法仍有歧異。另外,濫用流產藥物、長期使用荷爾蒙補充劑也可能提升罹患乳癌的風險。
至於環境荷爾蒙,又稱為「內分泌干擾素」,指的是一些人造的化學物質汙染環境後,透過食物鏈再回到人體或其他動物體內,可模擬天然荷爾蒙而影響人體。比如,模仿女性動情激素作用,進而改變體內的荷爾蒙濃度,因此影響生育以及造成生殖方面的疾病。
根據環保署資料,目前已知的環境荷爾蒙約有70種,包含塑化劑、雙酚A、戴奧辛、殺蟲劑、殺菌劑等。其中,塑化劑存在不少塑膠製品中,比如塑膠袋、塑膠杯、塑膠盒、塑膠地墊、塑膠奶瓶、保鮮膜、雨衣,以及紙盒內層的塑膠膜等,有可能在使用中或是接觸高溫後,釋出有害物質,在無形之中進入體內。由於環境荷爾蒙容易累積在內臟及脂肪中,因此,建議控制內臟類及動物油脂類食物的攝取量,整體飲食應遵循均衡、多元的原則以分散風險。
6. 家族遺傳:台灣基因突變案例少,多注意母親姊妹病史
如果家族有乳癌病史,比如外婆、奶奶、媽媽、姊妹、女兒曾罹病,自己的乳癌風險也會增加。另一方面,美國研究指出,遺傳基因BRCA1和BRCA2的突變,特別容易造成乳癌,好萊塢女星安潔莉娜裘莉(Angelina Jolie)就帶有此基因,罹患婦科癌症的機率相當高,才會在2013年進行預防性的乳房切除手術。
不過,整體來說,美國人屬於發炎體質的比例較高,基因突變遺傳的機會也較高,國內的乳癌肇因目前仍以生活習慣不良為主,包含上述的飲食不當、缺乏運動,而熬夜晚睡、壓力過大、飲酒過量等也是可能的因素。其中,熬夜是時下女性普遍的生活型態,會抑制褪黑激素的分泌,恐增加乳癌的罹患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