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品中常見的食品添加物還有增加風味的甜味劑、香料,而大多冰品或冰品配料會添加的食用色素,張祐維表示一般無法光從食品本身判斷其所添加的色素來源,較簡易的判斷方式為,若冰棒的顏色較為鮮豔、或顏色較為特殊,其為人工色素之可能性相當大。張祐維表示,雖有美國研究指出,人工色素不僅有致癌的風險,也會提高兒童過動等行為問題和過敏等健康問題。但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則認為,截至目前為止並沒有研究能證實,人工色素就是引發過動、過敏問題的凶手。
而冰品配料常會添加的防腐劑及抗氧化劑,分別是為了抑制微生物的生長繁殖以保持食物新鮮及防止因氧化造成食品品質劣變,還有漂白劑、人工甘味劑⋯⋯等,皆是過量食用會對人體產生危害的添加劑,因此應符合法規添加標準。
許馨云認為市面上大部分冰品中的食品添加物應當會符合合理適當的使用量,因為對冰品製作廠商而言,過量添加食品添加物也不一定會對冰品品質產生效益,例如:黏著劑過多、也會影響冰品口感,並且會額外增加生產成本,因此民眾不用過於擔心。但若民眾仍有疑慮,建議民眾挑選冰品及冰品配料時避開顏色過於鮮艷的、盡量挑選可以看見食物原形的配料。
張祐維也強調,談到食品安全風險管理得先了解「曝露量」,例如:每個人吃冰的頻率為何?是否有過量到造成身體危害的可能性?除了注意食用的頻率及份量,張祐維認為更重要的是,民眾需要多了解自己食用的冰品及挑選的冰品配料成分,並選擇標示清楚、有信譽的生產店家、符合安全規範的冰品,把關自己的食品安全。當然,不管是多喜愛的食物,仍然建議大家要多方攝取、均衡飲食。
另外,張祐維也提到許多吃到飽餐廳附有自由取用的冰品,冰櫃不斷地開關容易造成溫度不穩定,使儲藏溫度上升加速微生物生長速度,也會使空氣中的落塵汙染到冰淇淋。且若取用的客人沒有落實良好衛生的習慣,手部的污染也容易在取用過程中污染到冰淇淋。且溶化的冰淇淋含有乳脂,長期接觸空氣也會造成脂質氧化,進而造成酸敗。
從上述我們可以理解到,冰品的食安問題多數來自於製程中的環境衛生,只要食品添加物符合安全規範,則不需要過於擔心,重要的是選購冰品時,要挑選有信譽的生產者及商家、並多方觀察製作環境及作業人員的衛生條件,便能安心食用、清涼一「夏」。
文/陳文嫺
本文、圖經授權轉載自食力foodNEXT(原標題:認識冰品誤區 讓你安心吃冰!)
責任編輯/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