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歷年書展參與廠商與參觀人數的盛況來看,台灣真的是一個出版、文化資源豐盛、蓬勃、充滿生命力的地方,但除了眾多出版社外,台灣其實還有很多懷抱出版理想且風格獨特的獨立出版社,不同於一般大出版社,讓人期待看到不同的創意。
獨立出版社雖編制極簡,卻也更富彈性與創意。他們多半是一群不想在體制內生存的年輕人,想靠自己的力量做自己想做的事,說自己想說的話,出自己想出的書。他們更懂得運用跨界合作與異業結盟的方式實踐創意,吸引年輕族群目光的同時也積極尋求曝光與生存。
善用跨界合作 團體戰吸引讀者目光
獨立出版社的書籍近八成在市場的定位以純文學居多,台灣有積極閱讀習慣的人口已經不多了,更何況是對一般人有距離感的純文學書種,喜歡的人很喜歡,但不喜歡的人就算透過再細緻的行銷手段,也很難讓他掏出錢來支持。因此,獨立出版社擅長運用跨界合作的策略,如詩與戲劇、攝影、插畫、潮流服飾品牌等的結合,他們大多尋求各藝文單位的資源與合作,如獨立書店、咖啡廳、博物館、美術館等文化空間。此外,他們會與相同性質的團體共同合作與宣傳,例如「一人」、「南方家園」、「逗點」、「點出版」從2011年起即聯合策畫不同的書展主題展覽,2011年為機場,2012年為老式復古車站,2013年為科幻小宇宙、2014年為木造建築為主的部落,取名為獨字去旅行。今年則推出以重建20世紀「午夜巴黎」氛圍為主題的獨字小酒館。這些特殊主題的策展方式都是為了爭取更多的眼球注意。
台灣強大包容力 獨立出版得以生存
台灣的大出版社皆有其偏重的市場,如天下文化偏重商業管理、財經文化;皇冠則偏重大眾文學。而獨立出版社特別的地方在於其出版物會因為創辦人的喜好和品味而有所不同,甚至包羅如翻譯小說、華文新人詩集、影評書等各文類。有句話說:「台灣最美的風景在人」,正是因為台灣是一個民主自由的地方,因此能夠容忍社會上有不同的聲音與意見存在,台灣之美,貴在其對多元文化的包容性。獨立出版社的書籍好像無法分類於任一領域,但也因此切出一條別具風格但又與別人不一樣的市場,這也許是台灣面臨經濟停滯轉型階段,最能解套的一條道路。
不以盈利為最大目的 只想為自己發聲
獨立出版社從企畫、編輯到行銷販售通常皆為一人或少人執行,其出版物選題多元,操作模式不以盈利為主。獨立出版社雖然以熱情出發,但負責人還是必須兼顧商業利潤的平衡以求其生存,但在邏輯上來說,它與一般商業利潤、市場導向為主的出版社有著截然不同的核心出發精神。有人說,真正的文化創意精神在於對商業機制、主流價值的反叛。台灣出版界近幾年因閱讀人口衰減、景氣低迷而前途一片黯淡。但仍有一群堅持出版理想的年輕人願意承擔起更多的責任,想發揮自己的力量改變現況。
「地球本來是方的,言論本來是不自由的,女性是沒有投票權的……這一些如今看來可笑的事情本來都是根深蒂固的『常識』,也因為有人選擇站在世界的對立面,這個世界才有改變的可能。我用出版對抗世界,你呢?」這是獨立出版社逗點文創結社的負責人陳夏民在其描述經營出版事業心路歷程書上的熱血自序,他在經營自己事業的同時也在網路上持續發表文章,擔任著文化觀察、評論的發聲角色,在諸多主流資訊、論述的壟蓋下,替自己爭取發言的夾縫空間。我們期待更多冨原創性、令人眼睛一亮的出版社,一同為台灣這塊土地留下更多豐富、獨特的文化資產。